“他们觉得没用了,就当成垃圾扔到地上了,可我觉得像宝石,我就捡起来给妈妈带回家。妈妈,你喜欢哪种黄,有浅浅的黄,也有橘子的黄。”儿子中午一回家就兴奋地诉说,手里捧着即将送给我的几颗脏兮兮的“宝石”,我随意地看了一眼,回应以潦草的“嗯嗯,明黄色”,宝贝挑选出明黄色,在我眼前秀一番,确定色彩后小心翼翼地献给我。午饭过后,宝贝关切地追问:“妈妈,我送你的宝石放好了吧?”已经弄丢了宝石的我只好敷衍一句:“放抽屉里了。”宝贝有点些担心:“妈妈,那不会找不见了吧!”我肯定道:“藏好了,放心吧。”
同一样物品,孩子贵为宝石,我却视如弃物。每次收拾儿子书桌的时候,我大手一拨拉就形成一个垃圾堆,垃圾堆的成员便是宝贝巧手慧心折叠的纸模,名号繁多,有“飞机”、“军舰”、“衣服”、“宝塔”、“东南西北”,最不可思议的是,刚买的一沓沓星空纸,一天就叠完了,家里啊存放的各色卡纸,也陆续成了宝贝手中的作品,作品们,全是多胞胎,批量生产,扔一批,生一批,生命力蓬蓬勃勃。爷爷不解地说:“叠这些些这,做甚了!”大人不懂孩子的世界,孩子却自得其乐,把纸张珍为宝石。
买回来的车灯,大人的眼中就是照亮前路的灯,儿子把玩起来,却有意外惊喜。前灯的白光照到电视屏幕上像彩虹条条,后灯的光照到白墙上像红色赛道,还可以测量人的身高。前灯有两种形状,灯上还带着喇叭,喇叭的叫声可以变换,每顿饭结束,宝贝总会跳往车灯旁,摁响喇叭,惹来家人的一顿狂批:“你不是快去刷牙,做点没用的,真是抓不住重点!”宝贝只好怏怏地挪至卫生间。同一个灯,大人和孩子的眼中却散发着迥异的光芒。
读懂孩子,很难,只因我们已经不是孩子了。读懂孩子,不难,难的是大人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紧看慢看,深看浅看,眼见就追不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了。
童年啊!步履匆促,宝石般珍贵。午间,孩子能安静地偎依你心腹,感受大人的温软,我也愿意坐在阳光浅照的沙发,用长长的时间,等孩子把自己的“宝石”一粒一粒细数,用他六岁的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