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四月十四,民间传说是吕洞宾的诞辰,吕洞宾医道高明,苏州人奉其为中医祖师。
四月十四也是“轧神仙”活动,苏州人自己的“狂欢节”。今年“轧神仙”将从5月27日至31日举办。为期五天的活动,围绕“轧到仙气,轧出财气,轧来福气”这一主题,以6大系列活动让市民体验“民俗盛宴”。
听说,5月28日上午9:00,“轧神仙”重头戏——祈福法会仪式将在位于南浩街北段的神仙庙里隆重上演。届时,最受市民青睐的“八仙巡游”中将出现“神仙快闪”,游客可以在商场、地铁等多个地方巧遇吕洞宾,幸运的游客还能得到吕洞宾送出的福袋,沾到仙气。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传统的真人版“八仙”巡游队伍外,还增加了现代巡游队伍,吸引不同年龄的游客参与到活动中。
可惜我要上班,不能请假,不然这次盛况值得观看。
“轧神仙”活动重视传统民俗的继承和发扬。5月28日至30日期间,石路商圈将举办中医药文化专场展示,不仅有中药功效讲解,中医名家现场义诊、传授养生知识,还将同步推出中医药“神仙香囊”、“ 神仙养生茶”、“神仙汤”等养生产品。今年“神仙花草”的展示交易分成两个区域进行,亚细亚广场上将设花草盆景精品展示区,石路演艺中心北广场设置售卖区。
现在的轧神仙活动一年比一年热闹,并逐步开设“中医药主题”的内容,让更多的苏州人知道了轧神仙活动主日实则上就是吴门医派医仙吕祖诞辰。
我是小时候就知道阴历四月十四是个好日子,故今天一早便跪拜医仙。今天是吴门医派的医仙生日,又有几人知晓?面对家传的神仙菩萨,虔诚地燃上清香,美好祝愿:幸福平安、延年益寿、祛病消灾。
说起医仙,还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Wen革中,险象环生,祖母睿智地舍弃家中珍藏的许多诗书字画,巧妙避开闯jiang的视线,将历经几代的医仙偷偷藏匿,才使这尊粉彩瓷质神仙菩萨坐像得以保全至今。只见得那仙翁慈眉善目、神采奕奕,一副儒雅扮相,右侧案几上斜放葫芦,暗指里面精制的灵丹妙药,能予以患者除去一切困苦病厄。关于医仙,我特地拜访了许多耄耋长者,可由于年岁已久,竟无人能忆起点点滴滴,现在连那些年届古稀的老中医说起医仙也是一头雾水,不知咋回事?可想而知,我国的中医药文化亟待保护与传承。前我在一个无意间的寻访中,有幸得知住在母亲娘家老宅~凤翔春隔壁的邱伯竟也藏有一尊,邱伯耳聪目明,精神抖擞,红光满面,根本看不出已是九十又八的高寿,他喜滋滋的说起那尊医仙的来历,让我知道了一些存封已久的民国往事。
而在叹息困惑之余又传来了喜讯,苏州电视台在今春开播的《苏州史记》中,详细介绍了吴门医派,并隆重地提及医仙的传说与当今百姓依旧对这尊神仙香火信奉,欣喜欣喜。
中国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学,发展到金元时期,经历了一个学派并起百家争鸣的时代,宋室南迁带来医学重镇的南移。南宋年间的《平江图》上,刻有一座东西面向的建筑,题旁写着“医院”两字,据专家考证,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以“医院”命名的医疗机构。
如果说王履、吴有性是吴中温病学派的先驱者和奠基人,那么清代康乾年间的叶天士,就是这一学派的确立者了。总结前人的经验,叶创造性地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辩证纲领,他将辨证论治温病的一些探索和积累,总结性地记录在了他的代表作《温热论》中,医学史家认为《温热论》宣告了温病学派的真正诞生,而这一学派的诞生也正标志着吴门医派的崛起。
据统计,明清两代,苏州共有名医852人,植根于这方水土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他们形成了若干共同特色。
吴地风调雨顺,有记载的药材有近一千种,其中以苏州出产为佳的,除了吴茱萸,还有苏薄荷、绿梅花、佩兰、珍珠,乃至蜈蚣等,在中医眼中,天地间的一草一木、一虫一甲,都可入药,中医将它们配伍修和,就像排兵布阵,然后一剂投下,又似神兵天降,驱邪逐魔。
在二个世纪的西医东渐过程中,中医药走过了一条坎坷的发展之路。所幸,如今的苏州,吴门医派仍然深受人们欢迎。为了传承,特抒情怀,中医药这支奇葩,在后人的传承中重放异彩,给我们的健康生活带来福音 。
在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经朋友的提醒,我的文章被《吴江通》录用,多谢吴江通对乡帮文化的重视,并在这么有意义的日子里及时发表,是欢欣鼓舞的,此文还得到了众多亲眷朋友的点赞与转发。
谢谢点赞,仙气沾沾,长篇累牍,只为纪念。迷信不谈,传承灿烂,发扬光大,健康平安。~这可是为了押韵哦。
这次轧神仙活动很隆重的。为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在5月28日至30日期间,石路地区部分路段将实行交通管制及分流。
据悉,为了让苏州市民开心快乐平安地欢度“狂欢节”,本次“轧神仙”活动期间,不得随意升空放飞无人驾驶航空器(航拍仪)。同时,根据《苏州消防条例》,明令禁止销售、燃放孔明灯等产生明火且不可控的空中漂移物。
明后天有空的话,我一定要去石路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