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致死:通用汽车的破产启示--读书笔记
人力资源部思考绩效考核的方式和咨询顾问、企业老板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作为职能部门,HR更多要为老板提供决策支持。企业里关于人的那些事儿(招聘、培训、薪酬、考核等等),HR必须提供专业意见。因此,对人的客观、公正、全面评价,就成了人事考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外资企业强调的是“业绩管理为主+人事考核辅助”的模式,业绩管理线和人事考核线双线并行,考核评估只是一个辅助的模式;外资企业特别强调经理人的职业化水平,每一位新晋升经理都会参加毓培训课程,尤其是团队管理、绩效管理、考核评估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先培训,后上岗。绩效管理已经演变成部门经理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
当我们把绩效考核当作一项工作去做进,外资企业已经把它当作人人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后来者不是超越领先者,而是彻底颠覆,在你赚钱的地方,直接把你赚钱的口子给封掉了。而更可怕的是,你甚至连对方如何赚钱的都不知道。
A.绩效考核的本质何在?
1.考核的误区:
方法错误,把职责当目标,人和事混杂在一起, 过程、结果样样都抓
问题错误 一个不放过,最终是“什么都想要
什么也要不到”目标制定,上压下,层层加码,马到成功
目标执行,下骗上,节节掺水,水到渠成
2.考核前-订目标:
(1). 考什么—指标。
(2).考多少—目标值。
(3).啥标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3.考核中-实考核:
(1).怎么考—方式
(2).怎么算—数据(数据统计分析与管理是某些企业的重大软肋)
4.考核后-严兑现:
(1).怎兑现—结果
(2).怎么办—后面如何操作
5.考核的结果,为什么那么难:
(1).设计操作太复杂,不利操作执行
(2).机制不合理,杠杆力度不足,用错药和用错剂量。
6.考核的本质:
(1).体现企业/上级的意志,落实上级的要求
(2).上级处于主动地位,下级大多处于被动地位
(3).强调下级要对上级负责,只要结果,不重过程
(4).主体平等
(5).协商一致
(6).法律约束力
交战双方在战争结束后都会进行总结。获胜一方通常都是言出必行,想尽一切办法达成目标。而失败一方总结时,总会讲这样一句话:“我们尽力了,不是我们不努力,是敌军太狡猾。”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方法,但骨子里的工业文明精神,那种近乎苛刻的对品质的追求,那种几代人琢磨一个产品的工匠精神,不是一时半会能学过来的。
B.绩效的意义
1.绩效管理只是一个工具:
绩效考核就是一个工具,就像一把菜刀。菜刀是用来切菜的,如果使用的人没用好,把手指给伤了,不能怪菜刀太锋利,只能怪自己技术不娴熟。当一个人没做好的时候,是这个人的问题。但一群人都没做好的时候,就不是个人问题了,而是系统问题。
2.绩效管理的三个问题:
(1).有没有实现双赢的目的?实现企业绩效增长和员工收入增长。
(2).有没有激活过程?提高员工积极性和激发员工的潜能。
(3).有没有提升管理效率?系统思考,让管理变得简单高效。
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经营。如果管理没有最终实现业绩增长,那么这种管理就没有有效性。
PPT图示如下:
在《绩效致死》这本书中,鲍勃认为通用就是被一个巨大的陷阱给害了。商学院和经理人制度导致企业高管们片面注重数字分析,从而导致一种财务报表驱动的管理风格,正是他们毁掉了美国的制造业与创新。他认为企业应该由业务主导,而不是财务主导。这和大部分企业目前崇尚的管理理念是不同的。在他看来,财务主导的经营模式会导致企业创造力低下、产品研发投入缩水等问题,最终侵蚀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业务研发才是长远的发展之道。
在业务领域,不应当着眼一时一地的收支平衡和得失,而应当从企业真正提供的价值和未来的发展着眼。无论是汽车行业还是其他行业的企业,无论当下多有竞争力,如果犯了同样的错误,照样沦陷无误。
绩效该不该做?我想,这取决于你对绩效的定义是什么。如果绩效就是冷冰冰的不得不达到的数字,那不管打着什么旗号的绩效工作都是耍流氓。但如果绩效仅仅是作为一个方向性的知道和衡量“是否走在正确方向上”的标准,有什么理由绩效不可以成为一个工作的灯塔呢?
绩效体系在长期管理过程中的失效,通用不是唯一的一家,索尼也曾提到过,估计摩托罗拉和诺基亚这难兄难弟虽然没人明确说,但肯定也有腹诽,我甚至毫不怀疑也许此后苹果和谷歌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我相信一点,当一个企业通过某些经验成功之后,这种优势迟早会成为杀死自己的根源,因为市场在变化,而新兴的企业通过迎合这些变化迅速成长,老牌巨头的优势是有足够的积累可以在新的种子中消耗,但劣势是,把有希望的种子变成现金流业务需要更大投入的时候,风险的控制、内部人才的供给、甚至权力的分配与斗争都成了问题——请放过绩效体系吧,它只是企业运营策略的表征而非原因。
绩效这个度量的手段,是为了衡量目标的达成情况。既有激励,又有惩罚。一种工具,一成不变的使用,肯定掏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人会老,在衰老的过程中逐渐无法吸收新鲜事务而跟不上形势,企业也然,归根结底,当市场上更能创造客户价值的新企业崛起,便是老牌巨头墓志铭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