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有一个副标题:我和父亲乔布斯。不看书内容肯定以为是和那种,我的父亲***,我的母亲***等类似的蹭明星亲戚的回忆录。本书区别于一般回忆录的内容就是:作者是乔布斯的私生女。而且,自始至终这位私生女对于乔布斯没有那种特别亲切的感情,即便乔布斯最后得病,她也是进去看他的时候顺手偷东西而已。一个在别人眼中功成名就的科技伟人,而在作者的眼中,是一个缺乏父亲担当,偏执,不懂得与亲人相处的男人,到了最后弥留之际,他们也没能成为朋友,更别提所谓的父女情分。
对于乔布斯的生平,几乎全部被他的事业所掩盖,很少被人提及。一直到他的癌症,也是隐瞒了一段时间才揭晓,更多地人想到的是这样的事故变化,对伟大的苹果公司会不会有影响。在一个重大利益面前,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外部人,总是理所当然的认为牺牲是必然的,家庭,首当其冲。乔布斯在年轻时和作者的母亲恋爱,并且剩下了女儿丽莎,这是一个年轻的美丽误会,乔布斯选择的是不承认,在很长一段时间,从书中看来,他都是不肯相信这件事,不承认这个女儿。甚至都做了亲子鉴定。对于作者的母亲,乔布斯的态度也仅仅是我女儿的生母,当年的那份激情,似乎很容易就消失在他的事业中,又或者,他本来就是一个“冷漠”的人。
乔布斯的偏执,说的好听,就是天才总是偏执的,说的难听,就是不懂得人情世故。这一点在书中几乎遍及整个叙述,虽然难以纠结到底哪些小事是真的,不过从乔布斯的一般描述来看,他是一个这样的人,做这些事情非常正常,比如不停地让服务员给他他所描述的那份食物;一直不肯修洗碗机,而当洗碗机修好后,立马又买了一个新的;拒绝人的时候直截了当地说“NO”。我们用媒体的力量把乔布斯塑造成神话人物,以至于他自己都有点把自己往那个方向带,为自己的豪言断语注入摇不可动的信心。
作者其实并不像把自己的父亲从神坛上拉下来,毕竟还是她的父亲,而且从美国的伦理道德观念来讲,乔布斯和作者的母亲并没有结婚,他们之间从法律上讲是没有支付各种房子、豪车、医疗费等等费用的权利。仅仅因为他是乔布斯,所以很多事情在母女双方认为都是理所当然,这件事情作者的母亲似乎一直没有反省,而作者从读大学开始,应该就已经明白了,作者的大四学费,是一位好心的邻居支付的,连心理咨询的费用也断了。
这是一个破碎的亲情关系的故事:一个长期缺乏父亲角色的女儿,不知道如何从一个偏执的父亲那里得到父爱;一个一生都感觉被抛弃的母亲,不停地后悔早生女儿;一个被事业所填充,而不懂得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的“成功人士”。当本小说来读,太过平凡,当做传记来读,又不够波澜,只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小家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