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如何学习应该算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了,掌握了它,我们会在学习任意其他学科的时候游刃有余,是元学科,更是开启心智的必经之路。长期以来感觉自己学习效率低下,刚好看到coursera上的这门:Learing how to learn,不禁虎躯一震,来吧,来吧。
大脑模式与类比
Barbara Okaley教授将人类大脑运行主要分为两种:Focused mode 和 diffused mode, 作为帮助我们理解的类比,引出了弹珠游戏。其实从字面来说也是很好理解,前者是专注模式,像我们在进行逻辑、理性计算,解方程式,或者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一般都是在这种模式下进行工作;后者是发散模式,这种模式下我们可以在发呆、冥想、或者做其他不调用太多算法心智的活动。在专注模式下,我们大脑处于一个拥有很多橡胶缓冲壁的空间里活动,但弹球发出时,它在直线路径很短的情况下就会碰到缓冲壁,因而再次反射,最终它的路径短而确定,多数时候是在加深大脑已经很熟悉的运动轨迹;而在发散模式下,只有很少的缓冲壁,因而弹珠的活动路径会很长,它可以在空间里有很大的自由,可能去到之前并未到达的地方,因而这种情况下创造新的路径、产生新的神经连接有更大可能。
画家达利在自己思维停滞的时候喜欢躺在椅子上,什么也不想,手里转着一串钥匙不停摇晃,任由思绪发散,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慢慢进入睡梦的时候,手里钥匙就会滑落掉在地上,发出的声音立刻惊醒达利,很多时候新的灵感迸发出来,画家又要开始自己的创作了。
爱迪生也采取了类似的灵感触发方式,不同的是,他手里拿的是滚珠轴承,但同样是就要进入深度睡眠时滚珠轴承掉落地上的声音吵醒他后,他便会带着新的想法重新开始自己的发明。
神经科学角度解释的学习
我们前面所说的发呆、冥想、单纯的身体运动,表面上看,大脑因为没有进行思考,处于静息状态,何以能够在这种情况激发新的想法呢?实际上,即使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大脑中依旧有一部分在现代技术的观测下发现处于异常活跃状态,我们称之为“大脑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正是它们的作用下,我们大脑得以整合之前学过的东西,解决在专注模式下往往停滞不前的问题。
> 通常认为,我们的记忆存储在亿万个神经突触中,传统观点认为一旦大脑发育成熟,突触虽然可以通过学习增强加粗,但除非脑部受到重创重整,认知模式难以得到改变;现代研究却表明,即使在脑发育成熟后,脑连接依旧处于动态,突触会不断更迭,新旧交替是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前面达利和爱迪生的例子说明,甚至睡个午觉、打个盹,我们大脑深层产生了新的神经连接,我们再也不是之前的那个自己了。所谓学习,在这个层面来说,就是不断强化神经突触及其连接,并不断创造新连接的动态过程。
这个观点给了我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像德威克提出的成长型心智和僵化型心智,前者信奉人的智力和其他技能都是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得到提高,他们更注重成长;后者则认为自己生来如此,更注重表现和别人眼中的自己。这里说明的是其实成长型心智不仅在现实中有案例的佐证,在神经科学上其实也是有科学的依据。不断提升自己,学习新的技能,所谓成长,其实不过是时间的函数。
拖延症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拖延症,当我们强迫自己去做一件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时,比如解微积分题,我们的神经系统会产生轻微的不适感,这当然不是一种良好的体验,我们人类都是追求舒适为至上,最简单的回应当然是回避这种不适感,所以我们会转向那些让我们舒适的事物,比如打游戏、看美剧等等。然后,我们发现,这样真的感觉很良好哦,虽然只是暂时的,但是人类天生并不具有远见,当下感觉好就足够了,拖延就产生了。
而实际上,研究发现,即使是在做那些令我们感到不适的事情时,不适感并不会一直存在,在我们开始做微积分题一段时间后,这种不适的神经感受其实是会很快消失的,我们只需要再坚持一小会儿。
当然,Barbara教授给出的建议是番茄工作法,即集中工作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用番茄时钟定时,我个人觉得时间并不必要按这个来定,但是中间的休息转换对我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每个人大概会有适合他自己的那个时间区间。
实践出真知
当我们在学习一门新的科目时,往往会遇到很多抽象的概念,而如果之前学习经历不够丰富或者之前没有接触过相关领域,往往很难理解。人类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隐喻有着很强的依赖,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有着很详细的阐述。没有相关经验,缺少类比,导致开始学习时的焦头烂额。只能靠坚持可以学习、实践,创造相关的经验,在神经系统层面就是建立新连接、并通过练习强化这些新连接,工作记忆里的多次重复才能让这些片段被载入到长期记忆中。大多科目,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做中学,从来没有说等我完全准备好再开始实践,就好比学外语,等完全学好理论知识再开口说,怎么也看不出这条路径的合理性。首先,学好理论知识是个含混的概念,其次不说、不写、不去交流就不知道自己问题在哪,也就不知道如何去提高,可能连自己的理论知识也就永远停滞在那个地方了。编程、写作、恋爱等等,皆是如此。
各类采访
不得不说,coursera的这门课程安排的真是不错,后面还有几位牛人的采访,不过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Barbara对课程另外一个教授Terrence Sejnowski的采访,除了前面已经说明的“在做中学”的观点,他觉得有一群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同事、好学勤奋的学生、以及好的mentor来引导都是十分重要的部分。
不过更让我受启发的是他提到的一个实验,巧的是在看视频之前我正好在《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看到了这个研究:
心理学家将许多一胎所生的老鼠中选择三只雄鼠,将它们随机分配到三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中。一只老鼠依旧与其他同伴呆在实验室笼子里,另一只被分派到“丰富环境”的笼子里,第三只被分配到“贫乏环境”的笼子里。16次试验中,每次都有12只老鼠被安排在每一种实验条件下。
实验室里的标准条件是足够大的空间,适量水和食物;“丰富环境”下是“带有各种可供玩耍物品的大笼子”,25种玩具每天选取不同组合放置其中;“贫乏环境”下则是略小的笼子,适量水和食物,每只小鼠被放置在单独隔离的空间。
实验人员让老鼠生活在这些不同环境的时间从4周到10周不等,经过这样不同阶段的实验处理之后,实验人员将人道地让这些实验老鼠死去,通过对它们进行解剖以确定脑部发育是否有所不同。为了避免实验者偏见的影响,解剖按照编号的随机顺序进行,这就可以避免尸检人员知道老鼠在哪种环境下成长的。研究者关注的是丰富环境下与生活在贫乏环境下的老鼠大脑所表现出的不同。
解剖老鼠的大脑后,对各个部分进行测量、称重和分析,以确定细胞生长量与神经递质活动的水平。在对后者的测量中,发现一种叫做“乙酰胆碱”的大脑酶类十分重要,它能使脑细胞中神经冲动传递的更快、更高效
结果大家估计都可以猜到,生活在丰富环境下和贫乏环境喜爱的老鼠的大脑在很多方面都有区别。前者大脑皮层很明显更厚、更重,皮层的作用是大脑对经验作出反应的部分,负责行动、记忆、学习和所有感觉的输入,而“乙酰胆碱”的活性也是前者更高。并且,尽管神经元数量上没有明显区别,但前者的大脑神经元更大。总结就是,环境对小鼠大脑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后续,针对一些质疑和发展,科学家也做了许多扩展和补充的实验,也在其他动物上做了实验,结论都是相似的。有兴趣可以查阅《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和相关资料。
说到这里,我其实想到的是我们个人所处环境对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影响。包括Terrence教授自己也强调,他更喜欢和一群人在一起工作交流而不是像一个人试图解决所有问题,置身于更多元、更多好思想的环境中,无意中会激发新想法,促进个人和所在群体的共同成长。之前一直感触很深的“同侪压力”,再次印证了这个观点,群体的氛围是在潜移默化塑造个人的气质和价值观,而在一个狭隘的圈子里呆久了,自然会产生舒适感和虚假的心理依附,长久下去,便很难再脱离,思维也就僵化而难以自知了。推荐paul Graham 的《cities and ambitions》,刚开始选择适合自己的城市,这个其实也蛮重要的。
这是第一周的学习内容,总共四周,后面继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