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实验室,一个标得清清楚楚,整天找不到东西,一个几乎所有公用,一切顺利规整。
人与人之间讲究频率,人与环境之间也是一样的,不适合的频率,就是难以共振。所以我不后悔,对于结果和过程,我想要过程,结果如果不尽如人意,也是无悔吧。
最近说起来还是挺忙的,每天想十一点睡都难,但究竟做了些什么呢。吃饭,散步,很重要。不是想要比较什么,只是现在觉得拥有这些很幸福,是我想象的样子。而自己的变化也是有些意外的。
但重点是,是我想象的样子。
地铁上看到老外拿出一本书时,再看看周围拿着手机的人们,总会惭愧地低下头。或许拿着手机是在看电子书,或许有一部分人也会拿出书或kindle只是我遇到的少,可是,要说代表性和总体性,我想是该惭愧的。
最近想做的事情太多太多。看过的书还没静下来思考,看过的演唱会还没趁热回味,正在爱的人还在进一步了解。想要保证睡眠,想要看起来什么都不费劲,还想什么都做到至少差不多,有点累,但也有点骄傲。
清华大学给一个自强不息的孩子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回信,标题是,人生实苦,但你要总愿相信。真的很感人,也真的是实话,可我却不怎么认同。人生实苦,真的是这样吗?这听起来像是一种抱怨呢。若是一个事事顺遂的人这么说,旁人会觉得他无病呻吟为了感慨而感慨;若是一个经历诸多苦难的人,走到人生边上,他又会这么说么?我想,如果真的一步步走过了,再面对曾经的苦难,再面对与过去的自己类似的我们,他绝不会这么说,他一定会说,那些苦难都是辉煌,我还记得的,都是幸福的光。剩下的大多数的我们,都是体验着小小的苦也体验着小小的乐的一些人,又有什么资格说出人生实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