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www.jianshu.com/writer#/notebooks/19650762/notes/20758374)中介绍了老子以及《道德经》产生的背景,对于我们理解《道德经》中的内容很有帮助;我们也知道了道德经是写给当时的领导者看的,希望作为领导行为做事的准则,今天我们从总体来看看《道德经》中究竟写了什么内容。
宇宙是怎么形成的?
宇宙是怎么形成的,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们还证实不了,只能根据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去推测,很多科学家相信大概在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慢慢形成了我们现在认识的世界,而且宇宙现在还在爆炸中——因为观测到很多星系还在以很快的速度离地球远去。
但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物质是怎么产生的呢,科学家们还没推测出来。
在距今大约2500年前,老子也在思考宇宙是怎么产生的,和一些宗教认为是“造物主”创造了世界的看法不同,老子认为是一种力量而非神创造了我们这个世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但他也不清楚这种力量的具体情况,只能勉强把这种力量叫做“道“——强字之曰“道”,勉强给”道“起了一个名字叫”大“——强为之名曰“大 ”。
《道德经》中的“道”
这就是道德经中“道”的来源,但是在道德经中有很多的道字,我们如果不区分清楚各个道字的意思,会不容易理解道德经的内容。例如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就有三个道字,第一个是指普通的道理,第二个道字是用语言或文字说出来,第三个道才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要论述的“道”,可以说是我们应该遵循的道理和规则。
《道德经》中的“道”包括了天之道和圣人之道两种。
其中天之道是指主导天地运行的力量,它隐藏在事物之后,有一定的规律,但没有具体的形态,看不见、摸不着,可以说是形而上的道。
老子多次用水来比喻天之道,例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就是说水滋润了万物,但是又不争功,平静的完成自己的使命;一般人都是追求高的名誉、地位,喜欢往高处走,但是水往低处流,卑微地处在大家都不愿意到的地方,所以水的这种品质是接近于于“道”的——这里的“道”指的就是天之道。
另外一个“道”是圣人之道,老子从天之道运行的规律中,摸索出了圣人应该遵循的做事准则;老子所指的圣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圣人有点区别,中国传统文化中“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指具备“至善”“至美”人格的人;而《道德经》中的圣人是针对领导者而言,要求领导者做到忘掉自己的欲望、忘我地去为老百姓做事、帮助下属成功而不居功,“无为而治”等等,道德经中讲的基本都是这个核心内容,用现代的语言讲:《道德经》是一本讲领导力法则的书。
道的三个内涵
总的来说,《道德经》中的道有三个内涵。
第一,世界变化无常,不要执着于某样事物
太想追求某样东西,这些东西反而会离你远去。
有些企业家拼命追求规模,想成为首富,就如曾经的中国首富王健林一样,由于扩张的野心太强,资金链紧张,前段时间拼命抛售资产,差点失去了他一手创办的万达集团。
家庭教育也是一样,家长们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一定要考班上第一名等等,我觉得给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是必要的——例如靠上北大清华,但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只要他们能够比上一次进步一点就可以了,心理健康比一时的成绩更加重要。
第二,你和世界是一体的,你对世界发出什么信息,世界就会反馈你什么信息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对着别人微笑,你也会收获微笑;你谩骂他人,你收获的也会是谩骂。
你经常指责、谩骂别人,别人反过来也会指责你;假如你的下属受了你的责骂,可能当面不敢骂你,但背后肯定会怨恨你,或者和其他同事说你的不是,团队的工作完成不好,老板也会来批评你,不良的情绪最终会返回到你的身上。
但这并代表你要去做老好人,纵容下属的不作为、不去指出同事或下属存在的不足,你应该抱着帮助他们改进的心态,诚恳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并提供改进的方法——骂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第三,要做到“无我”、“利他”
“无我‘并不是指没有了你自己,而是说你应该放下自己的私心,全心为组织的成员着想,帮助他们成功;成语”功成身退“就出自于《道德经》:“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这个成语并不是说取得成功后就退出领导岗位了,而是说取得成功后,领导者应该退到后面,不去争这份功劳,默默的做出奉献。
领导者懂得推功是一件很有效的做法,你将功劳推给下属或同事后,并不会掩埋你的光芒,别人肯定会看到你的成绩,你的团队成功了,就算你再推给下属,上层领导也会知道这是你领导有方,你的下属也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你打拼,为你创造更好的成绩。
道德经中通篇都是主要讲这几个核心内容,老子会反复的讲一些天之道的内容,又引申出一些圣人之道的内容,务求令大家印象更加深刻、更加容易理解。
我们知道了《道德经》产生的背景、它所想要传达的对象,以及从整体了解了《道德经》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对于我们理解这本经典就更有帮助了,后面我们一起从《道德经》的每一章来具体学习其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