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从来没有听说过“王父二搬”吧!当然咯,的确是没有这样的故事。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渊源流传,无人不知吧。
近代,四岁丧父的傅雷因为寡母的严厉管教和卓越的远见,将傅雷送入上海徐汇公学(教会学校)受教育,后留学法兰西,成就了傅雷法国文学翻译家的巅峰地位。
胡适的母亲在孩子幼时私塾求学阶段,每年叠加学费,从最初的每年2个银元到后来的12个银元,让孩子成为私塾先生重点传授对象,为胡适后来文学家地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鲁迅幼年丧父,家境也不宽裕,他的寡母掏出仅有的积蓄,将11个银元送鲁迅去日本仙台学医,造就了后来弃医从文唤醒国人的“呐喊者”。
现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多次在他的文章里提到了母亲对他的教育和影响。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也谈到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也是以母亲为主。
有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母亲的高度是孩子的起点,父亲的高度是孩子的方向。也意味着:母亲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如此多的古今案例证明了单亲妈妈也可以独立将孩子教育得很优秀。
看了这么多的案例,整理了思路,我也就在单亲妈妈的道路上狂奔而去。
孩子成长过程可分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父母彰显不同的职能属性。
第一阶段:出生~3岁
·保育员
把屎把尿,
喂喝喂吃,
防摔防病防感冒
第二阶段:3岁~12岁
·高级三陪
除了陪睡还要
陪玩
陪练
陪学
第三阶段 12岁~18岁
(青春骚动期)
逗智逗勇的逗比(为了赢得孩子的心)
周末的一个下午:
我和儿子闲聊,聊着聊着,我就开始夸他了!
我说:
“儿子,我发觉你很聪明的,你怎么那么聪明的呢?!”
此刻,儿子一双不算大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我很认真地看着他诚恳地说:
“你真得很聪明的,我要送你一朵大红花别在你胸前”。
儿子的眼睛瞪得更大了,眼光里夹杂着兴奋还有快乐再加些许的不解…
我深情地看着他的双眼缓缓地说:
“你的眼光怎么那么好呢! 挑了我这样的人做你的妈妈,你的投胎技术实在是高超啊!”
儿子原先睁得硕大的眼睛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眼睑下垂…好久,才悻悻然地回答:“啊哈,你说得很对很对!” 然后起身回房间了,就留着我在客厅里得意地哈哈大笑。
嘢,我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