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苏轼,首先想到的他是一位诗人。他的诗、词传世的有很多,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又说明,他是一位重情重义的、有才华的诗人。
那首如泣如诉的《江城子》,写满了无限的眷恋与怀念。风景再好,佳人再多,可惜都不是那个知他、懂他、时刻督促提醒他的王弗。更可惜的是,她早已香消玉殒,离他而去。
古代文人一部分的才情可以说是和女人相关的,歌妓更是常见。王弗去世后,苏轼娶了王弗的堂妹二十七娘,后来又有侍妾,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朝云,那为何王弗始终无法忘怀呢?
《苏东坡传》读了一些,大致总结了几点:年少时的互生情愫,读书时的师友,生活上的良人,家庭中的伴侣。
年少时的互生情愫
古时候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苏轼与王弗当然也少不了这个程序。与其他人不同的人,在父母安排婚事之前,他们已经互有好感。
苏轼年少的时候在中岩书院读书,当时是青神乡贡进士王方执教。苏轼很聪明,王方很喜欢他。
中岩下寺丹岩赤壁下,有一泓绿水,相传为慈姥龙之宅。苏轼读书的空闲经常去水边观景,不禁感叹道:“好水岂能无鱼?”于是抚掌三声,岩穴中便游来了群鱼。苏轼对老师王方建议说:“美景当有美名。”王方觉得有道理,便邀请文人们来取名,可惜诸多秀才的题名不是过雅,就是落俗,最后苏轼的 “唤鱼池”令众人叫绝。
就在苏轼得意之时,王方的女儿王弗也使丫鬟从家中送来了题名,也是 “唤鱼池”。这下大家不禁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璧。”
于是,王方请人做媒,将王弗许配苏轼,当时苏轼18岁,王弗15岁。
好一个不谋而合。王弗是王方的女儿,苏轼是王方喜爱的学生,王弗平时肯定对苏轼也是有所耳闻的。有的故事中说,他和苏轼偶遇过。再加上取名一事的默契,两个人对彼此的好感又近了一步。
读书时的师友
受进士父亲的影响,王弗自小诵读诗书,“敏而谨,慧而谦”。婚后,苏轼在读书的时候,她守在旁边,终日不去。有时候苏轼有遗忘的地方,她在一旁进行提醒。
苏轼很好奇,试着问王弗其他书里的内容,她也都能答上来。这让饱读诗书的苏轼顿时刮目相看,想不到平时不声不响的妻子竟如此的有学问,不禁又惊又喜。
不难想象,在婚后的生活中,每到闲暇时,他们不免有学问上的探讨。渐渐地,两个人的相互了解也越来越多。
生活上的良人
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三人进京赶考,两兄弟以优等得中。
特别是苏东坡,在此次考试中名列第二(如果不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误会,应该是第一的),苏母在尚未得到喜讯时就已亡故。在此后的生活中,王弗在家庭中的身份便是长嫂,操持着家中的很多实务。
在应试以前,苏轼与苏辙就已经完婚。苏母去世后,家中的女眷只有王弗与苏辙的妻子史氏。王弗与史氏相处融洽,家中内务打点妥当。有如此能干贤惠的妻子持家,苏轼少了很多后顾之忧,他无疑是满意的。
家庭中的伴侣
与父亲和弟弟相比,苏轼的性格比较容易激动,不会轻易向别人低头,口才也好,讲话滔滔不绝,而且在小事情上容易犯糊涂,比如识人。
在苏轼眼中,那些看起来还不错的人都像是好人。而王弗在务实际、明利害方面,似乎远胜过苏轼。
苏轼与来访的客人谈话时,王弗经常躲在屏风后面屏息静听。一天,一位客人走后王弗问苏轼:“你费那么多功夫跟他说话干什么?他只是留心听你要说什么,好说话迎合你的意思。”
此外,王弗还警告苏轼要提防那些过于坦白直率的泛泛之交,要提防他认为“天下无坏人”的大前提之下所照顾的那些朋友,因为苏轼的麻烦就在于他不太容易看出别人的短处。王弗特意叮嘱他,要提防一些人,速成的交情靠不住。
王弗的这种态度,应该是来自“君子之交淡如水”。水没有味道,不会太刺激,但也不会让人生厌。这是一种识人、交友的觉悟和境界,确实比苏轼高上一筹。
有些人、有些事确实是被王弗言中了的,所以苏轼平日里也愿意接受她的规劝。对于识人之明这一点,相信苏轼对王弗是相当欣赏的,毕竟弥补了他性格上的不足。王弗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
在这一段婚姻关系中,两个人是相辅相成的。聪明的王弗很了解苏轼,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学识与眼界,因此无论是生活上还是仕途上,苏轼都是可以与王弗诉说的,在情感上可以得到一定的慰藉。
可惜好景不长,长子六岁时王弗便病逝,苏轼悲痛欲绝。后续弦,又娶了王弗的堂妹,可见苏轼对王弗的用情至深。
堂妹温柔贤惠,但却不似姐姐那般,终究世间只有一个王弗。再加上后来苏轼颠沛流离,对知他、懂他、协助他的王弗更是思念。
在王弗病逝的十年后,苏轼写下了《江城子》。如果一直有王弗在身边的规劝,苏轼是否还会缕缕遭贬呢?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斯人已逝,只有泪千行。
钱钟书说,杨绛在他眼中的身份是妻子、情人和朋友。我想,在苏轼的心目中,王弗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