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同学最近真的觉得,自己有点沉迷于和人聊天了。大概也是内心对做毕设的逃避,聊起来总是化身话痨...
中午做了炒粉,吃完看小党同学心情不太好,在为毕设而焦虑和自我怀疑。我们就聊了起来,我也不记得最初是从哪儿聊起来的了。但是这次聊,可以说让我把从去年到最近的一些想法,都串了一遍。
1 关于能不能做成一件事
小党同学在发愁自己的毕设,感觉现在做的东西,自己能理解,但不是特别懂,就算现在把看完的东西写进论文里,字数也不够,还有就是就算现在过了查重,之后答辩,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很好地讲清楚用的方法。
总之那感觉就是,就算我现在完成了这一步,我也做不成最后的目标。
这一点是我在考完研后的一点感受,而再往前深究,我去年被困在抑郁情绪里的状况,也符合这个情景。就是不知道自己往前走能不能有出路,那还能不能说服自己,好好地走下去。
这个问题,小到一件事情,大到整个人生,都存在。
不往前走吗?肯定不甘心。走?可是看不到出路。
那走不走呢?
走。因为不走就肯定没有出路。这个答案,要用一生来回答。
回想起我也曾关于这个问题想过很多,和班主任也聊过不止一次。不过,现在才发现,自己曾经追问过的初心、意识到的考研和高考的区别、对一件事可能性的论证,归根结底全是这个问题。
现在面对的毕设,也是同一个问题。而自己好像还是会陷在焦虑、抵触情绪里,效率很低。
2 关于和其他人的比较
小党同学提到,她看其他人的状态,为什么好像大家都比自己过的好呢?这种感觉我去年有段时间就很强烈,看到朋友圈里,好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进步和成就,相比这下,自己满身的问题。
对这方面的思考,我也经历了几个阶段。
一开始是适逢保研结果公布,看到很多以前的同学都保研到了很好的学校,我和我妈打电话,提起这件事情。我妈开导我说,其实是我身边人都比较优秀,而她认识的很多人里面,很多孩子都不如我上的大学好。
那时候觉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怎么比,好像都有些偏颇。优秀的人有很多很多,仅仅是自己知道的,就足够自己有落差感了,更别提其它不知道的。不如自己的人也有很多很多,只是跟他们比的话,反而容易不知不觉中限制自己的发展。
那么跟谁比呢?怎么比呢?
跟自己。拿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
只要今天比昨天好,这不就是希望吗?
第二个阶段是慢慢意识到,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挣扎和痛苦,只是旁人不得而知罢了。
每时每刻和自己相处的人只有自己,所以自己知道自己每一次懒惰、懦弱和不堪。而其他人了解我们,就和我们了解他们的方式一样,只是通过朋友圈里对重要和开心时刻的记录。我们都清楚,那些内容并不是生活的全部面貌。
另外,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可能对于我来说,很难迈过去的坎儿,在别人那儿根本就不是事儿,反之亦然。重要的是专注于自己的修炼,而不是在比较中迷失自己。
第三点是我前几日想到的“自己太着急了”。
我们总想着当自己决定要认真对待一件事情的时候,立马就有起色和改变,却不愿意给自己点时间和缓冲,看不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就急着否定自己。总想着看到优秀的人,就像能立马变成同样的人,然后同时厌弃自我。
今天聊得时候,我比较明显地感觉到,小党同学常常下意识地和别人比较,和以前的我简直一模一样。而这也让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自己的改变。
3 关于怎么和自己对话
和自己对话这种能力,是今天聊的时候,我才比较清楚的意识到,原来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具有了这样的能力。我认为,这是书写带给我的。
这种和自己对话的意识,我在高中的时候听班主任提到过,他那时候给的构建对话的形式是,想象现在我家里的弟弟妹妹遇到了和我一样的问题,我作为姐姐,会和他们讲什么。那时候我也认可那种旁观者清的视角,但是,并不能成功构建对话。
后来,我在看《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时,也看到有关“和自己的不同特质构建对话”的部分,但那时候依旧觉得很难构建。
而再后来的那段时间,我开始在简书上写东西,前期写得比较多的,是关于小时候的自己——小学、初中、高中。由于中间有一个时间差,所以算是比较容易地构建起了一个类似对话的情境。
现在,因为以前的事情回顾得差不多了,很多时候是在写当日发生的一些事情,加上现在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也就能比较及时地理解自己情绪的来源,进而在书写中分析原因,和自己对话。
这方面的能力,是小党同学今天和我说“觉得自己和自己对话,这点好难啊”的时候,我才意识到的。同时也意识到,曾经,我也和她一样。
这大概是这段时间以来的书写,带给我的一份惊喜。
也想到,以前自己难以和自己对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那时候并不清楚自己真实的感受。因为不在乎,所以忽视,所以不懂自己,也就没有对话的基础。
4 关于看书
今天和小党同学聊的过程中,我多次提到我看过的书里的内容。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我这将近一年以来读到的书,都帮了我很多。
去年的那段时间,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身上的很多东西都轰然倒塌了,我经历了一个重组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看过的书,大都成为了重要的骨架。
我很难用三两句概括出每本书究竟带给我什么,但是我后续形成的很多新观念里,都有这些书的影子。
今天聊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也读过了那么多的书,并且将那么多东西都内化到了自己的价值观里。
小党同学提到,自己不喜欢看书,或者看不进书。其实去年之前的我,也是这样。有很多书觉得有用,放在书架里却几乎没看过。
但是去年的那个比较艰难的时期,我仿佛是急需抓住点什么,以免自己掉下去,于是看起了书。最终,这些书也确实成了支撑我的东西。
也回顾过自己以前为什么看不进去:
一方面,自己在那之前总是做什么事情都带着目的性,常常问自己能得到什么,问不出,于是很焦虑。很多事情也就做不下去。这一点在读书时也有体现。
另一方面,以前自己总是会想自己从哪本书开始看起呢?哪本适合现在的自己呢?而后来真的开始看了,也就发现,其实不管哪本书,都有对自己有益的部分,过多地去担心,只会消磨自己的精力。
而如何选书,我想,应该问自己。问自己想看什么,问自己最近对什么有兴趣或者对哪方面有困惑。而能不能问出答案,取决于是否能感知到自己真实的感受。这样看书,才能在文字里看到能给自己带来触动和启发的点。
5 能不能真的说动
聊到最后,小党同学说,觉得我说的好多都挺有道理的,但是好像有点理不清。我想,大概是我虽然说了很多,却没有说到能触动她的点上。
这一点,我在以前和班主任聊的过程中也有体会。那时候,我是那个听完觉得很有道理,却还是觉得理不清的人。
其实也不是说我现在就比小党同学要好多少,我现在虽然想明白了不少东西,却也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去调整。但是我想从这种相似和对比上,我能够了解到当初的自己究竟是怎样的。
而我认为,我现在和以前的最大区别在于,我更加了解自己了,于是能在和别人请教或交流的过程中,去问到、聊到自己想要知道的点,也就能比较有效地找到能触动自己改变的点。
从疏导者这方面我又想到,当给别人解答的时候,或者说给别人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能说到能触动对方的点上,能真的说动对方的能力。
现在的我,属于刚刚完成了自我的重建,有了很多新的体悟,于是着急着想要找人交流,或者想要向别人分享和展示,其实并不适合去给别人做疏导。
现在我的交流方式,大多是自己在讲述,而我想,理想中的疏导,应该是引导对方发现自己,然后根据对方的问题,给予对应的疏导。
所以说,在心理咨询这条路上,自己还有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