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北线日军攻陷天津、北平等地。日军中央部令华北方面军和关东军各派出了一部分部队,组建4个半师团约14万人,由华北方面军寺内寿一指挥,沿正太路夹攻山西省会太原。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下令晋军坚守太原,国民中央军卫立煌部亦向太原以北集结。八路军朱德、彭德怀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令115师协同友军向平型关、大营镇之敌进攻,120师切断大同与雁门关之间交通,129师主力牵制西进日军。对保卫山西的作战,中共中央极为重视,周恩来一直同阎锡山保持着频繁的接触,多次参与重要作战计划,以协调共同作战。
10月1日,日军突破平型关一带之内长城防线,意图是消灭中国第二战区主力。内长城防线被日军突破,太原形势就危急。国民军事委员会急令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率第9、第14军及第85师、独立第5旅等部共四个半师的兵力,转赴晋北增援。中国方面有6个集团军约28万人参战,计划歼灭来犯之敌,遏制日军在华北的攻势。 华北方面寺内寿一命令沿平汉线南侵的第1集团军在适当时机攻占石家庄,并以一部兵力进入井陉以西的要地,切断中国军队在山西方面的交通,向太原前进攻占太原。
[if !vml]
[endif]
日本关东军第1旅团于9月13日占领山西大同,向雁北地区进攻。日军第5师团连陷广灵、灵丘、浑源等晋东北城镇,形势很危机。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为了推卸晋北作战失败的责任,他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处决了雁北作战失利的第61军军长李服膺。并决定缩短战线,将兵力集中忻口要隘与敌决战。为了争取忻口和太原作战的胜利,中共军委主席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让他转告国民党军事当局:“敌占石家庄后,将向西面进攻,故尤泉关、娘子关两点须集结重兵,重点防御。但是阎锡山和手下却判断日军将在阳方口附近实行钳制攻击 。
[if !vml]
[endif]
9月21日,日军第5师团2个步兵大队袭击守军第17军侧背,占领团城口。日军第21旅从正面进攻平型关,遭国民党军第73师抗击,24日又增兵猛攻。第35军军长傅作义率2个师增援,日军攻击受挫。八路军115师则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率领下,以主力三个团在平型关公路两侧山地有利地形,伏击日军。 42联队一部和大批辎重车辆由灵丘向平型关前进,在包围圈里被歼千余人,汽车被毁百余辆。日军吃了败仗,板垣像只疯狗一样,日军再次集中14万兵力,一举冲破平型关,目标直指太原门户忻口。
[if !vml]
[endif]
忻口位于太原以北,自古以来为战略要地。从1935年起,就已在此修筑工事。国民政府令傅作义率总预备军加入中央军作战,卫立煌任总指挥,傅作义任副总指挥。 以第14军军长李默庵指挥第14军及第85、第66、第71师为左翼兵团。第9军军长郝梦龄指挥第19、第35、第61、第9军为中央兵团。右翼为晋军和八路军。
[if !vml]
[endif]
日军集中5000人兵力,在飞机30余架、炮50余门、坦克50余辆掩护下,采取中间突破的战法,向54师之南怀化阵地及左翼兵团发起猛攻。战至10时许,南怀化沿河工事被毁,守军伤亡殆尽,日军突破南怀化阵地。郝梦龄即以第17军两个团增援堵击,卫立煌派10师及第61军第4旅协力夹击突入之敌。激战数日,毙伤日军3000余人,击毁坦克23辆,南怀化阵地反击战正式展开。郝梦龄率部向占领南怀化之敌奋勇反击,阵地几经易手,双方阵亡几千人。自20日起,日军先后对中央集团军各阵地施放大量催泪性毒气,并向守军阵地实施爆破。
[if !vml]
[endif]
9军军长郝梦龄中将、第54师师长刘家琪少将、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少将等,均先后壮烈殉国。郝梦龄在忻口会战中的山西大白水前线壮烈殉国,时年39岁。他是抗战初期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第一位国军军长,被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公祭后以国葬仪式安葬于武昌卓刀泉。刘家麒五十四师少将师长,湖北武昌人。郑廷珍少将河南商丘市柘城县人。几位将军以身殉国,极大激励各方将士英勇作战。
[if !vml]
[endif]
八路军各部队的游击作战,切断了敌后方运输线,大大减轻了国民党军正面防御的压力,769团3营营长赵崇德带着队伍悄悄过河,潜入机场,共毁伤日军飞机24架,歼灭日军100余人,八路军伤亡30余人,赵崇德光荣殉国。这一胜利,使日军在忻口战场上一时失去了空中力量。旅长陈赓令第772团在七亘村至甲南峪间地区设伏。9时许,敌进入伏击区,经两小时激战,毙日军3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if !vml]
[endif]
刘伯承判断日军辎重队还会再来,决定第386旅在七亘村再次伏击敌人。28日,日军果然以步骑兵400余人掩护,其辎重部队又来了。刚进入伏击圈,第772团突然发起猛烈冲击。战至黄昏,歼日军100余人,再次打击了进犯之敌。八路军接连在黄崖底、广阳、户封村等地连续地伏击日军,予敌以沉重打击,从而迟滞日军行动达一星期之久,掩护了沿正太路撤退的国民党军。但是,从娘子关方面后撤的国民党军已不能组织有效的防御,忻口、太原处于日军大包围之中。
[if !vml]
[endif]
日军对忻口正面攻击受阻,娘子关方面攻击进展缓慢,遂令第1集团军“部署精锐增援,重心放在娘子关,以步、炮、空联合,向守军阵地展开了全线攻击。然而,对娘子关方面的防御,一直没有引起国民党军事当局的高度重视,阎锡山直到10月10日夜,才派副司令长官黄绍竑赴娘子关统一指挥作战,但为时已晚。守军将士虽经顽强抗击,但因连日血战,部队减员过重,致使防线多处被日军突破 ,已经不可能再守得住了。
[if !vml]
[endif]
太原方面,日军凭借优势火力继续攻城。战至9时,城垣东北角及西北角被日军轰陷,东、北两面城墙亦被轰开突破口十余处,日军动用了空降部队,日军伞兵占领了城中大校场,并四处袭击。由于娘子关的失守,太原守军官兵虽奋力血战,但终因伤亡过于重大,被迫于21时由城南门突围,向离石方向撤退。
[if !vml]
[endif]
太原会战结束,中国军队以伤亡13万人的代价,给日军造成约2.7万人的伤亡。历时2个月,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忻口会战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八路军在会战中有力地配合友军作战,平型关伏击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只是娘子关方面防范疏漏,导致太原丢失。虽然最后会战以失利告终,那也是实力存在差距,毕竟太原会战是八年抗战中,创造了华北歼灭日军人数的最高纪录,也是国共二党在抗战合作上最好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