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报了很多线上线下课来提升自己?我回想了一下,这两年大大小小的课,少说我报的得有80个,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学化妆、穿搭、拍照、健身、唱歌、理财、收纳、演讲、写作、读书、射箭、人际、品牌、运营等。最近被问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有没有专长的时候还是傻眼。为什么上了那么多课,还是没有专长?我最近在反思这个问题。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先别着急再上课了,先停一停。有以下三点与你分享:
001 搞清楚学的种类多的原因
先要搞清楚学的种类多是为什么?大致分为三种原因。一是探索尝试找到最终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方向,再精进;二是就是想要体验更多,享受体验中的乐趣;三是随大流或消磨时间。
我觉得三种原因可能也是动态在变的,自己开始的时候可能属于第三种,就是不能闲着想要自己生活充实丰富些,后来在上课的过程中是第二种了,想要体验尝试更多,但2018年自己想要专注在某领域,在某个领域精进。你呢?
002 不止是知道,还要做到和用到
上课学习的是知识,是知道层面,但专长是要从做和用中产生的。
以学习演讲举例,我上课知道了演讲时要注意眼神交流、要注意身体语言,开场自我介绍可以用提问式、赞扬式、故事式、道具式、幽默式等我就会演讲了吗?并不是,更别说上个课就能有专长了,这种必须是通过刻意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的。
003 专长需要一点点持续积累
“铁杵磨成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例子都是告诉我们想做成任何事情都要一点点持续积累才行。
某方面还不行或者不突出时就是下的功夫不够。之前发现自己的沟通表达比写作差很多,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后来明白了那些是长项的领域,并不是平白无故得来的,大多是自己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的。
最近的一点新发现,写作这件事自己是可能发展成专长的,而曾经读过的书、见过的人、上过的课、尝试探索的各种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希望对你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