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丽焦点解决网络初级14期,坚持分享第83天。今天做了一个心理咨询。是一个高二,理科班的男生,在他小的时候还不记事时,父亲酒驾去世,母亲离家出走。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班主任过来预约说这个孩子有一种不想活的想法。或者是说活着没意思。并且遭到了孩子的同意,提前来预约。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可以感到他是一个消费型的来访者。就是这样也首先给他介绍了关于时间和保密的设定。然后直接说明了他的问题。情绪经常非常的低落,经常有一种不好的冲动。在这个咨询的过程中我要足够的耐心,既尊重来访者又有好奇心,始终贴着他走。用了评量问句和具体化的技术。明确了他目前情绪低落可以打多少分?还有不好的冲动具体指什么?最后她确定了这次来咨询的目标:当出现情绪不好的时候,如何来调控自己的情绪?在后续的交谈中。我们共同探讨到他的成功经验。根据他说的频率和神态。观察到了他所在意的和在乎的。在家的时候情绪经常低落。对爷爷奶奶的态度非常不好,来到学校后又非常的后悔。在家的时候常想如果爷爷奶奶死了多好。这样爷爷奶奶也就可以脱离苦海。这事我就询问。是什么让你认为如果死了就可以脱离苦海。现在的苦海是什么样子的?可以说的具体点吗?
后来在说到与奶奶的交流中。奶奶说你知道我们是为谁而活吗?孩子当时说不用为我而活,其实我也早不想活。在谈到事做的时候,我其实已经很无语。就问当时奶奶怎么回答的这件事。他说当时奶奶说你可不能这样想啊,以后我们还是要享你的福呢。这是询问奶奶需要享他的福是什么样的福。他说对这个问题没有好好的思考。陪同他一块儿思考了奶奶所谓的福是什么样的?在这时他感到了原来此时此刻也可以是奶奶享福。而不是说等到自己考上大学参加工作的时候,奶奶已经去世,根本就没法想。这是打开了这个孩子的思维。观察事物的角度可以多样化。在多样化的同时看到了自己现在就可做的事情。看到了自己可以做的一小步。
最后与来访者交流在执行一小步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困难。他准备怎样克服困难?
在最后结尾的总结后。就与孩子一起讨论了,慢就是快,少就是多。
反思总结:
这是我第1次用焦点解决的方法做心理咨询。整个过程是没有预设的。确实抱着一种尊重和好奇的态度。始终贴着来访的谈问题。来往那谈到哪紧跟到哪。真正体会到了来访者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在交谈的过程中寻找着各种资源。在寻找资源的时候不停的进行着建构。并且不断的进行着赋能。是来访者看到自己的力量。所以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感觉咨询师不累,不紧张。但是需要集中注意力先跟来访者。不断的寻找着资源。不断达成目标。
每个人遇到的问题,不是依靠对方来改变,使问题得到解决。当事人单方面的力量是最主要的。所以无论是夫妻关系或者是亲子关系,等等,以及在所有的关系中,产生的问题单方面都有可以行动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