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赋能三连2排--Spring
从一脸懵逼到遇到真诚的师父,从无法平衡到找到位置,从游离的自己找到一种家的归属,从简单的敲字到真诚的有感而发,我竟然贱贱的爱上了这种受虐的体验。
用一种自虐式的手段,完成了从30天200字的输出到22天2万字的文字输出,从第一天看到打卡文章的无从下笔,到现在1小时轻松完成一篇800字内的主题写作,不禁怀疑我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行动营的22天,我看到现实生活中自己和在营里的表现是一样的。从刚来的一脸懵逼到了解剽悍规则再到找到自己,收获知识、人脉以及个人品牌。遇到的事和人,以及面对困难的选择,都能在现实生活找到影子,这22天就是我短暂生活的一个缩影。
确认过眼神,你是对的人
我从一本书中添加了猫叔的公众号,每天都会收到一篇干货十足的短文。当时我正在备考,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当时像是触电一样击中了我的心。我的抱怨、不满、不开心,都是因为能力无法匹配欲望所导致的。突然,一天看到三个训练营要招募学员,时间刚好合适,就决定先报一个最便宜的耗时最短的体验下。于是我按照要求提交了信息(心想,现在花钱都要门槛)、然后等待,最后成功入营。
初识,找到了家
永远不会忘记入营的第一天,我被分到了赋能三连。一进群就被普天盖的自我介绍给砸晕了,像一个滚动的弹幕,目不暇接,我像一个刚出生的宝宝,默默的拿着手机有点愣。什么,他要当行动之王、完成不了任务他要削发为僧、她一年内不买包,天呐,要玩这么大吗?然后又看到搞事组、数据组、思维启发组在招募小助手,这又是什么鬼,大学报社团吗?群里100人不停的互动,黑人脑袋的三个问号瞬间出现我的脑子里。我立马有了一种被人甩在后面的感觉,不敢再观望了立马链接了小白龙(也是后面提到的师父),加入了思维启发。然后我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为了启发老铁们打卡而存在。小白龙,让我在汪洋的大海中找到了一个港湾,像是一个孩子找到了家一样,为我遮挡了外面的信息风暴。
暴击后,迅速成长
小白龙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启发,而我也开始了第一次的助攻和被启发,这给了我2个见识。我见识到了什么叫一个人就是一个小team 本人,吸引人的海报、有燃点的视频、自然无痕的引导词,对于我来说都是新鲜的事物,瞬间觉得小白龙很牛逼,决定要先拜师,拉关系,求关注,得真传。
第二个见识,启发组里竟然有位同学和我思考问题的思路如此同步和相似,他成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我自诩已经算是一个有些逻辑和思考能力的人,活了28年才取得如此成果,竟和一个大二的学生认知一样,我下意识的得出一个结论,这娃不得了呀。这还不算,在小白龙启发完,立马就把启发的总结和思维导图整理出来po在了群里。当时我就愣了,这他喵是什么鬼,怎么做出来的,还如此神速,感觉很厉害的样子。我立马感受到了一种来自新力量的压力,现在的学生都这么厉害了吗,什么都会,我以后还有饭吃吗。我知道一个大二的孩子给了我一种紧张感,然后主动链接了第一个行动营的好友,直奔主题向他学习。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是周六,我用一下午的时间学习了石墨、讯飞、幕布、canva、趣推这5款app,这个成长速度当时就震撼到我了。
独自面对
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独立做思维启发引导官的日子,主题是:如何非暴力沟通。我早早就准备了宣传图、宣传语,问题图片,4个主问题,没有请任何外援,这已经让我感受到了自我的成长。前天晚上我们9点半开始在小群预演,时长30分钟,状况百出,他们根本听不懂我在讲什么,思路乱做一团,雪上加霜的是,某排长与小白龙在争执一个关于观点和感受的例子还喋喋不休,我当时真的是一只暴走的萝莉,用讯飞发出3段连续性的文字以示我的情绪,借此将大家的注意力收回到我这里,当时也不管他们的身份,我的小暴脾气必须发泄出来,你们两个大男人砸了我场子,太欺负人了,关键我的表达还运用到了书中讲的内容,清楚表达请求。结果,不仅收获了大家对我的认可,还收获了某排长的芳心。
预演结束后,师父立马带我们进行了复盘,指出我的问题,缺少引导词、缺少暴力和非暴力沟通的例子对比。那时已经晚上10点半,师父对我开始了一对一的辅导,从第一个问题到第四个问题,一步一步的引导,让我自己去体会每个要点的核心,每一个问题都用两种对比的表达方式举例,例子非常接地气,口语化,关键例子之间以故事为主导,极其通熟易懂,对比也很强烈。师父陪我一直到凌晨2点,我的内心一直有个声音,我师父是全天下最好的师父,真诚、靠谱,利他,这样的人值得我用一生去交。如果放在以前,我肯定会放弃,但当有一个人为了你的事情,比你还坚持时,你会发现你会为了这个人而坚持,因为情谊已远远的超越了事情的本身价值。从小到大,一个只为追剧熬过夜的人。真正的见识到了,当很投入、很认真时,你的大脑是感受不到疲倦的。只要足够想去做成一件事,你真的会忘记时间、忘记疲惫、忘记自己。不用猜,第二天的思维启发广受好评,我也感受到了在营里第一次的成就感。
看到自己的缺点
由于我的思维比较发散、看问题的角度和大家不同。我在想是否可以通过辩论的方式去做思维启发,开辟一条新的模式。一个契机,我说出了这个想法,也获得了组员一致的鼓励。师父半天才说:“好,你把方案整理后发我。”“好的,师父,明天发你。”我确认了下时间,立马回复到。一个小时后,师父私信我,问我关于想法的具体方案,启发的目的的体现方式以及如何增加非辩论选手的积极性等等,一系列很细节的问题。我当时还有点不耐烦了,偏执的认为,为什么师父如此保守,不懂变通和创新。敏锐的师父也察觉到我的不耐烦,“好,你做方案把,一定要有落地性。”
我把整个流程和想法以导图的形式发给了师父,然后我们开始了问答环节,投票问题,观众互动、辩论与启发的结合,这三点,我依旧没有想到好的方法。其实我早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思维启发是以引导为主的,属于聚拢型,辩论过于发散,属于分散型,想要结合确实是困难的。我只是一直不想去承认和面对,又有多少人愿意承认自己错了呢。
这件事,让我更加真切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遇到好的点子,在说出口前,一定要先去写方案,把每个环节都考虑清楚,确定了可操行性再开口。其实,投射到工作中也是如此,没有落地性,让我错失了很多成长的机会。
结束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这22天我更彻底的领悟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存在的种种问题。还好只是行动营结束了,我的人生还在继续。我满载而来,将更有信心面对生活。看到问题、拥抱问题、改变问题、践行问题、成就自己。
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让我们继续践行,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