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时候,我们的习惯制约着我们的行动,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我们无形中就会被固有的认知所捆绑。
就拿“一日三餐”来说吧,在我们的认知里,一天三餐是基本必须的,否则就可能影响健康。
要是谁不吃早饭就去上班,通常,关心你的人就会谆谆告诫你说:早餐一定要吃,否则容易得胃溃疡,一定要注意养好你的胃。
晚餐如果不吃,同样会收到关心:这会严重影响睡眠。
如果你只吃菜不吃饭,长辈们会非常担心你营养不良,会影响健康。
如果小孩子不吃饭,家长就会十二分担心,一定要把自己设定的饭食喂下去,心里才踏实。
所以说即使不上班,在家忙一日三餐也是很累的。
那么真的必须要一日三餐吗?真的要吃那么多的量吗?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我以前不知,只知道到时候必须吃饭,不吃就少了点什么。结果把自己吃得肥头大耳,满身油腻。
后来考健康管理师,学习健康管理知识,强调高碳水高蛋白低脂肪,少吃多餐。照着去做,甚至连瘦肉都不敢吃,结果怎么样?
体重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平稳上升。
我就非常纳闷,怎么所学的知识完全没有用呢?
于是我就看书,在微信读书中看到了《生酮饮食》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
高碳水,高蛋白,低脂肪完全是一种误区,一切关系都颠倒了,我们的三高等慢病都与现在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一旦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变成高脂肪,低碳水,适量蛋白,我们的那些三高肥胖反而会渐渐消失。
再加上听了胡耀中先生讲辟谷的课程,我越来越觉得很多习惯的做法,做得越多错得越离谱。
现在医生告诉我们:降压片和降糖药都不能停,一旦服用终生不得停用。
我们都把医生的话奉为圭臬,真相是什么?为什么我去看病就变成了一个药罐子?
这都需要我们去学习,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许多人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慢病缠身,药罐子随身带,却完全不知道怎么去改变。
活到老,学到了。不要沉浸在习惯中,被动接受,还是要主动学一点有用的东西。
以前我一直以为人到中年就发福是一个规律,觉得肥胖是因为只吃不动的原因,只要运动就会瘦下来。
其实这都是悖论,肥胖跟你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作一些调整,肥胖现象会慢慢得到改善。
曾经一直被日益增加的体重困扰,现在真的不太担心了,只要不吃米和面,体重很快就会得到控制,低碳水饮食是关键。
现在高脂肪饮食反而成了我的目标,虽然心中还惦念着白白的米饭和香香的粥,但我坚决控制着它们的摄入量,能不吃坚决不吃。
一段时间下来,肚子明显瘪了下来,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甚至感觉脸上气色都变好了,原来满脸的黄褐斑也淡了一些。
学习的感觉真好,不是离开学校就不用学习,人,一辈子都离不开学习。
只有学习才会不断颠覆你的认知,让你有一种发现新大陆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