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坑:阅读对象错误
我们从第一个坑跳出来了,找到了自己的阅读目的,不再做无意义的、盲目的阅读。
通过思考,我们找到了自己的阅读目的。也许我的阅读目的是提升认知,增加知识或者强化专业能力。
目的可能是多维复合的,该如何排序呢?如何选出最需要的目的呢?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应该阅读什么呢?阅读对象是什么呢?
如果选择了错误的阅读对象,我们就难以实现阅读目的。
也许会收获一些信息,但是这些信息与阅读目标不相关,既无法帮助我们实现阅读目的,又无用武之地、会被慢慢遗忘。
比如,你的目的是提升职场竞争力,但是读了一堆散文诗集,能实现目的吗?
比如,你的目的是增加行业专业知识,但是找了一些名人传记,和目的相关吗?
比如,你的目的是强化专业技能,但是盯着行业研究报告看,能用得上吗?

这就如同我们吃饭:本意想补充铁元素,但选择了吃小铁珠这个错误的方式。虽然当下有饱腹感,但是铁珠是无法被身体消化吸收的,不可能给我们提供铁元素,只能原封不动的排泄出身体。
并且,这种坚硬的金属物质,会对娇嫩的肠胃内壁造成刺激,可能会导致腹痛、呕吐、肠梗阻等,严重的还会导致穿孔性腹膜炎。
如何出坑?
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正确的阅读目标呢?
上文分享过:阅读/学习的目的是:消除期望和现状之间的差距
根据周期长短,我们的阅读目的可以分为两类
1.短期目的:解决当下的问题
2.长期目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根据阅读目标,如何选择阅读对象呢?
两步走:先选择阅读领域,再选择该领域里的书籍
一、选择阅读领域
正确的阅读对象,应该是对我们很重要的,并且我们当下缺少的。
所以,选择阅读领域,可以先从两方面来衡量
重要性:对你工作/生活的重要程度
缺失性:在这项内容上面的缺失程度
可以通过给这两个方面打分(假设每项10分),来选择出最适合的阅读领域。
举个例子:
从我的生活和个人发展来考虑,我的长期阅读目标是提升个人认知、学习能力、工作效率、授课能力。
从解决当下问题的角度来说,我在2023年面临接管人力资源部门的临时任务,这是当时的工作需求、也是短期阅读目标。
符合这些方向的,对我来说都是重要的。
这几个领域中,我最缺失的是人类资源的专业能力,因为我之前一直都只做培训板块,对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没有什么经验。
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我在选择阅读领域时,给这三个类别分别打分,打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打分完后会发现,得分最高的是人力资源类,因为在当时它是重要又缺失的。所以当时应该选择这个领域的书籍。
到了2024年,我们新招了一位总监,我把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工作还给了他,我还是主要负责我的培训工作。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不再需要过多的关注人力资源其他板块的工作,薪酬、绩效、员工关系这些都不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板块。
结合当时的情况,我重新选择阅读领域,分别打分如下:

这次打分,选择的阅读领域是个人成长类。
通过给这两个维度打分,可以选出最适合的阅读领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再增加一个指标:是否能用
如果这个内容阅读完后,很快就能够投入实际使用,当然是最好的。
只有用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的内容,才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还是以刚才的案例举例:
2023年,我需要接管人力资源部门,需要了解并管理整个部门的工作。
所以,人力资源类的书籍我学完就能够在工作中使用起来。
加了这个指标后,总打分如下表,最适合的阅读领域是人力资源类:

2024年,我只负责我的培训工作,当时我计划开发一门和个人成长相关的课程。
我阅读了这个领域的书籍,马上可以把它应用到课程开发当中。
再次打分如下表,最适合的阅读领域是个人成长类:

通过这三个指标,通过表格化的评分,我们就能很清楚地找出对自己重要的、自己缺失的,并且很快能够派上用场的领域。这三个总得分最高的领域,是我们当下最适合的阅读领域。
正确的、适合的阅读对象,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实现阅读目的,并且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二、选择书籍
选定领域后就可以在该领域内选择最适合的书籍,最这一步其实挺简单的,只需按照这几个原则来选即可
选书籍的原则
1.查看该领域的豆瓣排行榜,优选上榜书籍、排名靠前的书籍
2.先选通俗经典,再看资深大部头
3.优选长销书,慎选畅销书
4.查看作者的权威性、内容的可信度以及信息的时效性
选择正确的阅读对象,让我们有效地实现阅读目的。选择的时候只需要两步走:先选择阅读领域、再选择阅读书籍
期待我们都能够找准阅读对象、跳出无效阅读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