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把周公排在世家的第三,其实如果单从个人的角度考虑,周公旦应该排在第一,这位也是孔子极为推崇的人物,但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鲁国要排在吴国和齐国之后,因此司马迁将周公排在了世家的第三。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亲弟弟,素有贤名。周公旦的功德大致有四:一是辅助武王得天下,二是代理成王治天下,三是制定周礼,四是劝王向善,功成身退。
一、辅佐武王得天下
大家对武王伐纣的大多数来自封神演义或者电视剧,其实这和正史是有很大差距。除去神仙妖怪的因素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姜子牙的很多功绩其实不过是把一个群体的智慧集中到了一个人的身上而已。牧野之战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除了率先冲去敌阵的姜子牙,还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周公旦和召公。
武王伐纣的誓词就是周公旦所做,名为《牧誓》载于《尚书》。誓词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列举了纣王的种种作为,包括宠爱妲己,酒池肉林,杀害忠良,不敬鬼神等等,营造了一种“人神共愤”天怒人怨的氛围。第二部分说明了武王伐纣是替天行道,以有道伐无道,同时严明军纪,明确赏罚的原则做到思想上的统一。
纣王死后,周武王问群臣如何处置纣王的儿子武庚和殷商大奴隶主和贵族,他首先问到了姜子牙,姜子牙说全都杀光就好了,问到召公,召公说有罪的杀没罪的不杀,武王都不太满意。最后武王问到了周公,周公说:“让殷人在他们原来的住处安居,耕种原来的土地。争取殷人当中有影响有仁德的人。”周公这种给以生路,就地安置,分化瓦解的政策,深得武王的赞许。同时周公主张给受到殷纣迫害的人平反昭雪,从而赢得了殷人的支持,武王得以四海归心,这全是周公的谋略。
不过这里面我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周公旦其实不是武王最信任的人,因为在武王的心里排在第一位的是太公望即姜子牙,第二位是召公,第三才是周公旦,这从武王提问的顺序就可以看出来。其实武王对周公旦这个同母所生的弟弟是有忌惮的,在他的心中最信任的是太公望和召公,周公旦只能排在第三,这和能力无关,因为周公到的见识明显高于前面两位。
二、代理成王治理天下
武王消灭殷商成为天子后,也消耗掉了全部的精力,在位三年便病重不治。周公旦为了武王恢复健康,向天祈祷用自己代替武王受过,想以此来为武王换来健康,写在那个年代是十分可贵的,因为那个时候人们有信仰,能够拿自己的健康来换取君主的平安是不多见的,因为其他人即无心也无力。
武王病危时曾把周公旦叫到床榻之畔,说自己的儿子年幼不足以威慑群众,恐周天子不稳,要周公旦继承大统。周公旦为了天下安危,为了大周的基业并没有过多的推辞,毅然决然的肩负起兴周的重任。但是周公旦还有两个哥哥,他们不满周公旦继位,便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造反。
面对危难,周公旦先解决内部问题,因为自己继位太公望和召公颇有微词,他首先表示自己不过是临危受命,为了大周的天下,待成王成人后便会还政于成王,得到了太公望和召公的支持。在内部达成一致后,周公旦举行东征,出征前进行了占卜,发布了《大诰》。看到了吧,周公旦出兵前总是会先在舆论上造势,做到出师有名。
周公讨平管蔡之后,乘胜向东方进军,灭掉了五十多个国家,西周的势力延伸到海边。
三、参与制定了礼乐
礼乐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尊卑贵贱的区分,即宗法制,进一步讲是继承制的确立。通过总结夏商在继承问题上的经验,周公旦主持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来完善这套体系。
“礼”强调的是“别”,即所谓“尊尊”;“乐”的作用是“和”,即所谓“亲亲”。有别有和,是巩固周人内部团结的两方面。简单点说就是要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同时要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周人内部的团结。周公旦制礼作乐,一方面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加以系统化,另一方面也是周人具体实践的总结。
四、劝人向善,功成身退
周公旦在平定天下,制定了完备的制度体系后,在执政的第七个年头正式将权力完全移交给成王。在移交权力后,周公旦还心存社稷,给成王献计献策。指出天子要关心百姓疾苦,要避免奢靡保持勤俭,这样才能了解底层民众的需求,太安逸和贪图享乐会误人误己,最后导致败亡。
对待建议和抱怨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认真的分析原因,而不是怨恨,贸然行事,滥用刑法,这样会把越来越多的矛盾和冲突集中到自己的身上,影响自己的判断,同时让自己身处险境,对自己和国家都是极为不利的。
周公旦在劝诫自己的儿子时,曾经语重心长的说,自己在吃饭的时候如果恰好有贤能之人来见,他会立即停止吃饭去迎接贤者,教导孩子一定要尊敬人才,只有掌握了人才才能治理好天下。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