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重播今天的线上答疑课,我好开心。
在不受干扰,不分心的情形下听课,收获特别多:
001
十年后的理想状态,就是你会看到一个画面。
是有场景的,别人看了会有代入感,而不是罗列一堆目标。
002
这个理想状态,只要你已看到清晰的画面,就已足够。
表示你的大脑已经有了链接和印象,并不需要百分之一百地相信才算。
003
李笑来老师说过:“七年就是一辈子”。
很多人三到五年就会有很大的改变,根本就不需要十年的时间。
譬如一稼老师:从人生几乎全面不开花,到人生全面开花,而且还帮助了很多人,只花了五年的时间。
004
在“身份标签”一栏,用词越简洁越好,不要加太多形容词。
记得备注拥有这种标签的人,有什么品质和习惯。(不必写具体行动,那是后面的作业。)
005
在“为什么要达到这个状态?”一栏,不要用“因为......”,“我需要......”的句型(这是假设和条件)。
而要用"我是......"等句型,就是描述理想状态下,为自己和他人带来的“现在进行时”。
006
知道去哪儿,想要最重要!
写自己看到的样子,而不是这份作业应该具有的样子,或是别人想看到的样子。
007
寻找自己的使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不要心急,一稼老师前前后后也是花了三四年,才确定了具体目标。
008
先确定目标,之后才是方法。
不要目标没确定,就急着找方法,那就本末倒置了。
009
只要你确定了目的地,总有办法会到达。
至于你是选择搭飞机,还是乘坐邮轮,又或是徒步旅行或是搭便车......那是后续的事情。
当年的肯尼迪,只给出一个指令:把人给我送到月球上。
当时听起来就是天方夜谈,真真正正地“难如登天”,但是最后NASA做到了。
010
你,设定好自己的GPS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