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吵架是生活的一部分。
必须承认,每个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都不一样,因此任何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之间,或多或少都会起摩擦,这是必然的。
如何应对这种根本性上的分歧,是个宏大而永恒的话题,这里就不详细讨论了。
但生活中还有另一类矛盾,它们的产生往往无关于价值观、个人原则等深层次的原因,而纯粹是一些沟通中的小误会造成的。
比如:很多时候,明明双方都没有恶意,甚至都是为对方好,但由于没有正确地表达,而引起了误会;
或是:两个人面红耳赤地争了半天,但其实说的根本不是同一个东西。
像这类矛盾其实本可以避免,但依然在生活中大量存在,无谓地消耗着我们的心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吵架是生活的一部分没错,但很多架原本可以不用吵。
2、
人际交往是个很复杂的事。不过,大多数时候,人们最在意的点其实很简单——就是对方的态度。
想象一下:
你正在大街上走着,突然被后面的人推了一下,险些跌倒。你不禁怒从心中起,要去向对方讨个说法。
这时,如果对方迅速上前表示歉意,并说明情况,表示自己并不是故意的,那我们基本都不会把这事放在心上;
但如果对方对此没有任何表示,还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爱咋咋地的架势,那我们十有八九不会善罢甘休。
被推一下是小事,当事人的态度才是关键。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简单的一句良言当然不可能给我们提供什么实质上的帮助,但它背后所包含的态度,也就是善意,才是真正让我们感到温暖的东西。
健康的人际关系,就是双方互相反馈以正面的态度,共同成长。
但很遗憾,我们传递态度的过程不会总是一帆风顺——
3、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意思大概是说:当我们评价其他人时,经常会低估其所处环境的作用,而高估其个人特质的影响。
举个例子:
当你走在大街上,突然发现前面有个人在歇斯底里地冲着身边人怒吼。
这时,你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个人性格估计比较暴躁(个人特质);
而通常会忽略:他完全有可能是因为刚刚经历了极大的精神刺激,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有此表现(外界环境影响)。
虽然我们从理性上都很清楚这一点,但感性从来都是压倒理性的。
这种错误归因的倾向能强到什么程度?
曾有心理学家做过实验:让一些人阅读一篇文章,然后让他们根据文章内容来判断作者的真实态度。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即使告知被试,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上级领导的要求下被迫写下的,他们依然倾向于认为文章中反映的就是作者的真实想法。
(其实,人们总倾向于把演员所扮演的角色和演员本人之间划上等号,也是这种心理的一种表现)
所谓“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大抵如此——当我们看到别人做某事时,他所面临的来自外界环境的压力和限制我们无从得知。因此,我们的注意力也只能聚焦于作为行为载体的“人”本身,并据此作出解释,认为一切都是当事人的个人意志。
相反,如果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尤其是失败),那我们通常就会有条不紊地以“运气不好”、“身不由己”等外界因素来为自己解释。
从天性的角度来说,我们都是“宽以待己,严以律人”的。
4、
“基本归因错误”对我们的人际关系有什么影响呢?
它意味着我们常常会错误解读他人的态度。
就像下面这些场景:
某事A明明是被迫做的,B却认为是他主动的;
某事A明明已经尽力了,B却一口咬定他压根没上心……
而如前所言,态度是我们最看重的东西,没有人喜欢被误解——很多时候,当事人也想把事情做好,只是由于能力不足,或一些客观原因而失败。这时,如果旁人没有去帮助他一起找原因,反而上来就是拿他的态度说事,指责对方是“成心的”,那这无疑会让人非常受伤,乃至愤怒,一场争吵也就蓄势待发了。
那么,当自己遭遇误解时,应该怎么应对呢?
我也不知道······但至少,应该做到平心静气,沟通至上、以理服人。
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不要放任这种错误的心理倾向支配自己的判断。
5、
有一个心理法则,能够有效避免这种情况——
“汉隆剃刀”原则(Hanlon's Razor):
在认为对方“坏”之前,优先认为对方“傻”。
换句话说:
当你和别人的沟通遇到分歧,眼看着就要杠起来的时候,可以在心里默念一句话:
“他不是故意的,他就是有一点点笨而已。”
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有着巨大的威力——
如果说“基本归因错误”决定了“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那“汉隆剃刀”就是要逆天而行:
迫使自己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很显然:“坏”是态度问题,而“傻”是能力问题。
我们选择哪种思维方式,直接决定着我们的下一步行动——
“认为对方坏”,就是对他人态度的质疑——如前所述,这正是争吵的前奏;
而“认为对方傻”的话,即归因于对方“能力不足”,这就意味着将“客观环境”这个看不见的因素纳入考量,承认“对方的错误不全是其个人问题”。
如此一来,双方接下来便可以顺势将枪口一致对外,共同致力于解决困难,而不会产生人际间的内耗。
这两种思维方式,哪个对沟通更有利,一目了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认为对方傻”并不是说事实如此,更不是要让你趁机鄙视对方,而是一个将自己的“怒气”从对方身上转移到外部环境的“权宜之计”——先默认对方也是想把事办好的,只是因为能力不足,所以好心办了坏事,弄巧成拙了。退一步说:就算对方真的是成心找事,那我们能这样想的话,也算是做到仁至义尽了。)
在搞清楚真相之前,不要对他人做“有罪推定”。这也正是“剃刀”之名的真正意义所在——所谓“剃刀”,就是要把关于对方态度的恶意揣测给“剃”掉。
其实不只是人际沟通,这个法则在很多问题上都适用。但凡用它剃那么一下,就不会再说出“穷人穷都是因为懒”、“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样的蠢话。
6、
如你所见,“汉隆剃刀”的目的在于“律己”,而非“待人”。
它无法帮你“吵赢一场架”,也不能让你完全逃离争吵——毕竟生活不只是一个人的事。
但还是那句老话:如果人人都能从自己开始,改变一小步,那整个社会就会前进一大步。
总而言之,还是希望在这个戾气如此之重的社会上,大家都能做到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