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BP网络
BP神经网络,BP即Back Propagation的缩写,也就是反向传播的意思,顾名思义,将什么反向传播?文中将会解答。不仅如此,关于隐层的含义文中也会给出个人的理解。最后会用Java实现的BP分类器作为其应用以加深印象。
很多初学者刚接触神经网络的时候都会到网上找相关的介绍,看了很多数学原理之后还是云里雾里,然后会琢磨到底这个有什么用?怎么用?于是又到网上找别人写的代码,下下来之后看一眼发现代码写的很糟糕,根本就理不清,怎么看也看不懂,于是就放弃了。作为过来人,本人之前在网上也看过很多关于BP网络的介绍,也下载了别人实现的代码下来研究,原理都一样,但是至今为止没有看到过能令人满意的代码实现。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不仅有原理也有代码,对节点的高度抽象会让代码更有可读性。
BP网络的数学原理
下面将介绍BP网络的数学原理,相比起SVD的算法推导,这个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不就是梯度吗求个导就完事了。首先来看看BP网络长什么样,这就是它的样子:
为了简单起见,这里只介绍只有一个隐层的BP网络,多个隐层的也是一样的原理。这个网络的工作原理应该很清楚了,首先,一组输入x_1、x_2、…、x_m来到输入层,然后通过与隐层的连接权重产生一组数据s_1、s_2、…、s_n作为隐层的输入,然后通过隐层节点的θ(⋅)激活函数后变为θ(sj)其中s_j表示隐层的第j个节点产生的输出,这些输出将通过隐层与输出层的连接权重产生输出层的输入,这里输出层的处理过程和隐层是一样的,最后会在输出层产生输出\bar y_j,这里j是指输出层第j个节点的输出。这只是前向传播的过程,很简单吧?在这里,先解释一下隐层的含义,可以看到,隐层连接着输入和输出层,它到底是什么?它就是特征空间,隐层节点的个数就是特征空间的维数,或者说这组数据有多少个特征。而输入层到隐层的连接权重则将输入的原始数据投影到特征空间,比如s_j就表示这组数据在特征空间中第j个特征方向的投影大小,或者说这组数据有多少份量的j特征。而隐层到输出层的连接权重表示这些特征是如何影响输出结果的,比如某一特征对某个输出影响比较大,那么连接它们的权重就会比较大。关于隐层的含义就解释这么多,至于多个隐层的,可以理解为特征的特征。
前面提到激活函数θ(⋅),一般可以使用S形函数(即sigmoid函数),比如可以使用log-sigmoid:\theta(s)=\frac{1}{1+e^{-s}}
或者tan-sigmoid:\theta(s)=\frac{e^s-e^{-s}}{e^s+e^{-s}}
前面说了,既然在输出层产生输出了,那总得看下输出结果对不对吧或者距离预期的结果有多大出入吧?现在就来分析一下什么东西在影响输出。显然,输入的数据是已知的,变量只有那些个连接权重了,那这些连接权重如何影响输出呢?现在假设输入层第i个节点到隐层第j个节点的连接权重发生了一个很小的变化Δw_{ij},那么这个Δw_{ij}将会对s_j产生影响,导致s_j也出现一个变化Δ{s_j},然后产生Δθ(s_j),然后传到各个输出层,最后在所有输出层都产生一个误差Δe。所以说,权重的调整将会使得输出结果产生变化,那么如何使这些输出结果往正确方向变化呢?这就是接下来的任务:如何调整权重。对于给定的训练样本,其正确的结果已经知道,那么由输入经过网络的输出和正确的结果比较将会有一个误差,如果能把这个误差将到最小,那么就是输出结果靠近了正确结果,就可以说网络可以对样本进行正确分类了。怎样使得误差最小呢?首先,把误差表达式写出来,为了使函数连续可导,这里最小化均方根差,定义损失函数如下:
L(e)=\frac{1}{2}SSE=\frac{1}{2}\Sigma_{j=0}^{k}e_{j}^{2}=\frac{1}{2}\Sigma_{j=0}^{k}(\bar{y}_j-y_j)^2
用什么方法最小化L?跟SVD算法一样,用随机梯度下降。也就是对每个训练样本都使权重往其负梯度方向变化。现在的任务就是求L对连接权重w的梯度。
用w_{ij}^1表示输入层第i个节点到隐层第j个节点的连接权重,w_{ij}^2表示隐层第i个节点到输出层第j个节点的连接权重,s_j^1表示隐层第j个节点的输入,s_j^2表示输出层第j个几点的输入,区别在右上角标,1表示第一层连接权重,2表示第二层连接权重。那么有\frac{∂L}{∂w^1_{ij}}=\frac{∂L}{∂s^1_j}⋅\frac{∂s^1_j}{∂w^1_{ij}}
由于s^1_j=∑_{i=1}^{m}x_i\cdot w^1_{ij}
所以\frac{∂s^1_j}{∂w^1_{ij}}=x_i
代入前面式子可得\frac{∂L}{∂w^1_{ij}}=x_i⋅\frac{∂L}{∂s^1_j}
接下来只需求出\frac{∂L}{∂s^1_j}即可。
由于s^1_j对所有输出层都有影响,所以
\frac{∂L}{∂s^1_j}=∑_{i=1}^k\frac{∂L}{∂s^2_i}⋅\frac{∂s^2_i}{∂s^1_j}
由于
s^2_i=∑_{j=0}^nθ(s^1_j)⋅w^2_{ji}
所以
\frac{∂s^2_i}{∂s^1_j}=\frac{∂s^2_i}{∂θ(s^1_j)}\cdot\frac{∂θ(s^1_j)}{∂s^1_j}=w^2_{ji}⋅\theta'(s^1_j)
代入前面的式子可得
\frac{∂L}{∂s^1_j}=∑_{i=1}^k\frac{∂L}{∂s^2_i}⋅w^2_{ji}\theta'(s^1_j)=θ'(s1j)⋅∑_{i=1}^k\frac{∂L}{∂s^2_i}⋅w^2_{ji}
现在记
δ^l_i=\frac{∂L}{∂s^l_i}
则隐层$δ$
为
δ^1_j=\theta'(s^1_j)⋅∑_{i=1}^kδ^2_i⋅w^2_{ji}
输出层δ为
δ^2_i=\frac{∂L}{∂s^2_i}=\frac{∂∑^k_{j=0}\frac{1}{2}(\bar{y}_j−y_j)^2}{∂s^2_i}
=(\bar{y}_i−y_i)⋅\frac{∂\bar{y}_i}{∂s^2_i}=e_i⋅\frac{∂\bar{y}_i}{∂s^2_i}=e_i⋅\theta'(s^2_i)
到这一步,可以看到是什么反向传播了吧?没错,就是误差e!
反向传播过程是这样的:输出层每个节点都会得到一个误差e,把e作为输出层反向输入,这时候就像是输出层当输入层一样把误差往回传播,先得到输出层δ,然后将输出层δ根据连接权重往隐层传输,即前面的式子:
δ1j=θ′(s1j)⋅∑i=1kδ2i⋅w2ji
现在再来看第一层权重的梯度:
∂L∂w1ij=xi⋅δ1j
第二层权重梯度
∂L∂w2ij=∂L∂s2j⋅∂s2j∂w2ij=δ2j⋅θ(s1i)
可以看到一个规律:每个权重的梯度都等于与其相连的前一层节点的输出(即xi和θ(s1i))乘以与其相连的后一层的反向传播的输出(即δ1j和δ2j)。如果看不明白原理的话记住这句话即可!
这样反向传播得到所有的δ以后,就可以更新权重了。更直观的BP神经网络的工作过程总结如下:
上图中每一个节点的输出都和权重矩阵中同一列(行)的元素相乘,然后同一行(列)累加作为下一层对应节点的输入。
为了代码实现的可读性,对节点进行抽象如下:
这样的话,很多步骤都在节点内部进行了。
当θ(s)=11+e−s时,
θ′(s)=θ(s)⋅(1−θ(s))=SOut⋅(1−SOut)
当θ(s)=es−e−ses+e−s时,
θ′(s)=1−θ(s)2=1−S2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