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是源自感觉”
一个孩子一手拿着洗脸毛巾,一手拿着梳子。他咬咬毛巾又咬咬梳子,我们知道他在用嘴感觉软和硬。遗憾的是他的父母并不知道,没有及时把软和硬这两个词告诉孩子。有幸的是,他们没有把毛巾和梳子拿开。
普通的教育观念一般认为,由外界给儿童一些印象(有人称为信息),儿童接收了这些印象或信息,并经过反复练习,就能发展智力。这些机械心理学家仍然对教育理论和实践有着很大影响。这些从外部物体所获得的印象,似乎是敲开我们的感官大门并硬闯进来的。
当你对着自己孩子,指着门对他 说“门,门……”指着书说“书,书……”又或者让他们背唐诗,做加减法。表面上他掌握了很多东西。外界事物不断刺激孩子,使这些事物留在孩子的大脑中产生某种印象,这就是智力状态?
儿童的感觉来自于内部,也就是说儿童不是一个空瓶子,不需要我们成人往这个瓶子里灌东西。
儿童特别奇怪,当你不断地刺激他某方面的时候,他可能很快就掌握了这一方面的知识。这种孩子往往在心智上很弱,像个婴儿。他们看上去不自信,不坚强,不果断。好像什么东西只要外界不反应,他就不能确定,就不会洞察,不会深入思考。他们不能综合地将所学的东西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加以应用,一开口就是知识,但他们的知识同生活无关。
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
实际上技能不重要,6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
词语捕捉住了感觉,稳固了感觉,清晰了感觉,加深了感觉。使模糊的,稍纵即逝的感觉变成为明晰的属他的对象
智力就是这一过程,这一过程中的每一种感觉上升,都和其中的经验和体验连在一起,儿童天生具备这种能力。这种能力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个过程每个人也不一样。
我们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然后教什么。但注意力不是感觉,更不是深入的感觉。你让儿童注意一朵花,他却可能注意花上面的一个斑点。
所有的孩子一生下来都会用口来认识世界,然后用手摸。这个现象恰恰说明儿童不是被动的接受别人传递给他的东西,而是充满了主动性和积极性。儿童内在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帮助他认识世界。这种特殊能力就叫“敏感期”
我觉得儿童整个发展的遗憾可能就在这儿。一方面就是他在感觉的时候,我们破坏了他的感觉。另一方面就是当儿童感觉到的时候,我们没有把词语同他内在的感觉及时配上对。当孩子没有感觉的时候,我们不断的强制孩子,教给孩子东西。
儿童内在的观察和感觉,就在这种强制过程中丧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