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春晖小学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新区心理健康教研活动,参会人员主要有许爱红教授,李继冶主任,春晖小学的校长和部分老师,以及高新区各中小学的心理老师。许教授主要是通过对现场一堂心理课点评的形式来讲解心理课程如何设计的问题。
首先是春晖的李老师给六年级的孩子上了一堂关于情绪的心理课,教给孩子们认识自己的情绪,以及当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随后许爱红教授通过对这堂课的点评展开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分享。
一、许教授主要从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意义、中小学心理康健教育课程的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评价标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及课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五个方面来讲解。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面向的是体在校学生。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就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是针对个别孩子的危机干预。我们需要做的是预防而不是治疗。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的意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中小学可统筹相应教育资源,开设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或专题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总纲领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初中阶段重在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知,发展学习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学会管理情绪与行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讨论稿)》认为12年一贯内容为: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行,情绪调适,生活适应,生涯规划,积极心理品质,生活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评价标准有五方面: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过程、教师素质。
活动目标主要看是否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求,是否有利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回应困惑、问题,更要面向积极品质。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操作?
从活动方式来看就要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方式是否与内容一致?是否契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否灵活多样,能否激发学生兴趣?随着学生年龄成长,班里会形成亚文化,教师要了解他们的正确打开方式,了解他们看的书和影视内容,走近学生,才能更加了解学生。
从活动过程整体来看,整个过程是否具有安全、接纳、温暖、尊重的团体气氛?是否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是否有广泛、良性的学生互动和师生互动?
课程评价的关键点是这节课的收获是否能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根本目的,要让学生学会,并能够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
四、课程的设计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始终寻找和融入学生的生活。设计活动尽可能取材于学生现实生活。再成熟的教案,教师也要根据学生进行二次开发,没有相同的两节课堂。
目标设计要清晰明确,知道这节课要做什么?必须具体,一节课能够达成什么?必须聚焦,一个活动可能有好几个分享点,要根据目标聚焦分享一个。
课程设计本着情境构建、呈现问题;引导投入、个人反思;小组探究、总结方法;实践应用、总结升华等四个环节来进行。
五、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防止学科化的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要让学生学会用心理学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学习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针对问题,而是面向学生发展主题;不是个别辅导,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是灌输、强制,而是启发、引导;不是单纯体验,而是触及心灵;不是剖析问题,更要发现资源,找到方法;不是展示教师的技巧、学具的精美,而是学生的成长。
慎用如残疾、贫穷、离异等弱势群体的事例,而是多选取普通人的事例。
一定要切记:不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催眠;不要在课堂上挖掘学生成长早期的消极生活经验;不要在课堂上用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无意识的消极体验;不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内心不为人知的消极的秘密;谨慎地将心理治疗的技术运用于课堂。
通过许教授的讲解,让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也更加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设计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