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阅读完并做了下笔记,说实话,副标题——《运用心智获得解放》更贴合此书的内容。
困境
- 生活中有着不少人“既勤奋又懒惰”,缘于他们对“没时间了”或“时间不够了”的恐慌。
- “要事第一”,从中挑选“重要的”而又“紧急的”任务优先执行。
- 解决问题的核心思维只有一个——一切都靠积累。
醒悟
*** 1.孰主孰仆 ***
- 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 2.何谓心智 ***
- 一个人的心智(mind)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其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 心智一旦开启,就可能因为学习而像病毒一样疯狂发展,与此同时,“学习能力”也会相应地大幅增长。
*** 3.我的案例 ***
- 统计学是现代科学所有领域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最好一下关于统计学的课程。
- 盲打加上双拼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打字速度,由此在读书时能够更快地记录感想,大量地做笔记(甚至可以直接摘选原文)。
-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可能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作出截然相反的决定,“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决定学习”的人不问用途,自顾自学去了。许多年后,他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这项技能的用处,并享受到了其带来的种种好处。“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拒绝学习”的人每当遇到学习机会的时候,只限于感慨,而选择放弃学习。
现实
*** 1.速成绝无可能 ***
- “戒躁戒骄”,明白速成绝无可能。
- 据调查结论,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一生各个阶段的满意程度和其年龄分布可以连成一个U型曲线。大多数人对自身的满意度从15岁左右开始持续下降,大抵是不再“无知无畏”,直到45岁左右才渐出苦海,曲线开始上扬。普通人误入歧途耗费了30年左右,在漫长的30年里,由自我满意度持续下降所造成的浮躁会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 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 2.交换才是硬道理 ***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 在想到“我要什么”的时候,马上提醒自己,并花时间去思考“我有什么”。
*** 3.完美永不存在 ***
- “完美主义者”,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们是有能力做到更接近完美的人,并且,他们一直在努力”。
*** 4.未知永远存在 ***
- 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一定的未知。无法忍受会平添无数的焦虑,而焦虑会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
- 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
*** 5.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
- 心怀“梦想”的时间越长,它的沉没成本就越高。很多人都在无意间被自己的“梦想”所绑架,所以,很多时候,对很多人来说,所谓“梦想”也许只是陷阱。
- “逆境造就成功”的话纯属胡说八道。失败者永远没有机会了解成功的真相,因为人最容易受自身经验的限制,而不曾有哪怕一点点成功经验的人更无从摆脱自身的局限。
-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不要觉得苦(这会让人忍不住顾影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
*** 6.与时间做朋友 ***
-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 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
-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里,资源稀缺是客观现实,也恰因如此,人们的主观愿望肯定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
- 经济学的根本目的——研究“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换言之,要在承认资源稀缺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提高“效用”。
- “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时常将自己的一些念头记下来,然后与这几条现实对照,看它们是否与这些现实相符。通过不时地记录、思考与反省,人会越来越善于甄别那些不现实的念头,进而摆脱它们的影响。
管理
*** 1.估算时间 ***
- 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要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何所需要的时间。
*** 2.及时行动 ***
- 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
- 没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
- 时间必然越走越快。“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一点,而是朝着自己加速扑来。为此,唯一的策略是:“现在就开始行动”。
*** 3.直面困难 ***
- 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回避困难。
- 从某个层面上看,接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起点,甚至是唯一的起点。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吃一堑,长一智”。
- 所谓效率,是在任务完成之后才能够衡量的。
- 所谓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1%都不到。
*** 4.关注步骤 ***
- 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地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直至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
-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
*** 5.并行串行 ***
- “尽量将两个任务并行”。要养成一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用纸和比写下来,把任务落到纸面上,从中分辨出哪些任务是简单而又机械的,哪些任务是相对复杂而又灵活的,然后尝试把一个非机械的任务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
- 并行两个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执行者足够了解两个任务,且对自己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即对执行者来说,这两个任务是“主动并行”的。
*** 6.感知时间 ***
- 逃避责任就会带来轻松,可那恰恰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 基于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记录可以调整人对时间的感受,在估算任何任务的工作量的时候,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
*** 7.记录开销 ***
- 感知时间的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时间都用来做了些什么(每天记录时间开销)。
*** 8.制订预算 ***
- 第二个习惯:每天制订时间预算。
- 对于任务的标注,一开始只要给每个任务标注“重要”和“不重要”就行了。
- 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益。
*** 9.计划 ***
- “我们不是计划着去失败,而是失败地计划”。
-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对于普通人来说,证明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已经有人做到了”和“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 所谓“成功”就是“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 在目标现实可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成功。一般来讲,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就越容易实现。长期目标、人生理想固然要有,但理想这东西往往太遥远,以至我们总是看不清楚。
-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 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重要。行动是改变自己的众多方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 达成目标的关键在于每次收到挫折之后能否汲取教训。只要能汲取教训,然后自我调整,那就是进步。
*** 10.列表 ***
- 最方便的列表工具是纸和笔。
- 列表没必要工整。
- 列表一定要随手可及。
-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
- 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
- 给每一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
- 列表一旦开始运作,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 11.流程 ***
- 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 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一个人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个中细节。
*** 12.预演 ***
-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尝试把将要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甚至数遍。有时候,需要借助纸和笔,用写写画画的方式辅助自己预演每一个步骤。
- 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预演就越关键。
- 万事皆可提前准备,万事皆需提前准备。
*** 13.验收 ***
- 最基本的验收机制是针对最终结果的,部分有经验的人因为在做事之前总是更关注步骤,并会按照需求将任务拆分成若干子任务,所以,他们甚至会为每一个步骤设计相应的验收机制。
学习
*** 1.效率本质 ***
- 事实上,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 选择痴迷于学习的人,正是基于这样的体会:每掌握一项新的技能,就感觉自己像重生了一次。
-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
- “学习”的重要起点是:起码学会一种技能。
*** 2.基本途径 ***
- 对绝大数人来讲,学习能力也许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
- 对于“体验”、“试错”和“观察”进行补充的,就是“阅读”。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运用心智能力的手段。
*** 3.主要手段 ***
- “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开启心智,正确思考,更值得我们投入时间与精力。
*** 4.经验局限 ***
- 所有人获取知识最为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经验”在一定的层面上是适用的,不能否定它的重要价值,但与此同时,必须认清“经验主义”的局限。
- 个体的经验与群体的经验有限,甚至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 通过阅读,摆脱种种局限、获得更多知识。学好逻辑,并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才可能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 5.自学能力 ***
- 本科教育之“本”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 检索能力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要善于利用图书馆和搜索引擎找到有效的信息。
-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除了“文学”,文字还有更多其他的责任,如传递信息、积累经验、共享知识等,而且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后者可能更为重要。
-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最好固定一段时间把那些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支持的、发对的、无所谓的论点和观点记录下来。一个有着这样良好记录习惯的人会获得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反刍”。这种“反刍”能力是我们避免成为“选择性输入”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 了解学习的进程——在学习的时候,进展和时间的关系肯定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不规则,上下起伏但总趋势上升的曲线。
思考
*** 1.勤于思考 ***
- 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 在常见的思维谬误中,“诉诸权威”和“诉诸情感”一样被列为有逻辑错误嫌疑的辩论方式。
*** 2.思维陷阱 ***
- “读教科书,要先把所有概念都记下来,暂时不懂的就死记硬背。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并形成透彻理解。”
- 那些把概念理解透彻、区分清楚的人才能清楚地思考,进而改变整个世界。
- 不接受,或者不勇于接受不确定性,会直接导致很多认知上和逻辑上的错误。
*** 3.因果关系 ***
- 分析因果关系是我们在决定是否接受某个观点之前必做的功课。要做一个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有“心”。
- 双盲测试的思考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审视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的理论依据。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无论是什么学习方法,都可能有1/3的人由于安慰剂效应而宣称自己确实收益(注意,他们无意欺骗,他们是真诚的)。
- 自证预言——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自证预言的运作机理:好事很少心想事成,坏事往往无中生有。这或与与人类大脑中根深蒂固的”恐惧情绪“有关——喜悦会使一个人停下行动去享受喜悦,而恐惧却恰恰相反,会引起一个人马上采取行动去避免危险。事实上,这种出于恐惧的决策几乎总是事与愿违。
- 为了做到”思维缜密”,从现在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如6个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者自己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逐一应用以上提高的种种原则。
*** 4.相关命题 ***
- 原命题为真,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其否命题不一定为真,其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 混淆原命题和逆命题,抹杀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广告设计者最常用、最舍不得放弃的手段——因为它很有效,正如相关的统计数字所标明的,至少对70%的人有效!
*** 5.举证责任 ***
-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事实上,不懂“举证责任”就是一个思考时“误入歧途”的常见原因。不明白“举证责任”的人,逻辑没办法明晰,脑子没办法清楚。
- “既然你无法证明我是错的,那么我就是对的。”这是一种典型的逻辑错误,即“诉诸无知”。
- 在大多数情况下,证明否定论断要比证明肯定论断难得多。
*** 6.案例局限 ***
- 使用案例说明道理的时候,要时时刻刻注意案例和结论之间的实际逻辑关系,尽量避免以偏概全。
*** 7.对立论证 ***
- 工作中下属抱怨上司“愚蠢”的现象的合理解释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做事,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的,因为人只有在做事的时候才会暴露缺点。
- 抱怨上司“愚蠢”的人和能够发觉“上司的愚蠢可能有另外的解释”的人,得到的结论和采取的行动往往截然相反。那些少数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是不会抱怨“上司很愚蠢的”,他们要么想办法帮助上司解决问题,要么在爱莫能助的时候自行离开。
- 实际上,所谓的“情商”,从根源上朴素地看,还是思考能力问题。一旦意识到对立论证的存在,应该“哪一个更合理、更现实就接受哪一个”,而非“哪一个更积极就接受哪一个”,因为后者只是自我欺骗而已。
*** 8.张冠李戴 ***
- 有时候,论点和论据之间尽管全无逻辑联系,却可以用一种“显然合理”的姿态绑在一起——好像还有那么一批人热衷于如此操作,因为他们发现这样张冠李戴、胡搅蛮缠竟然非常奏效。
*** 9.辨析感悟 ***
-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清楚地认识“道理”和“感悟”之间的巨大差异。分不清它们之间的差异会误己误人,好心办坏事的往往都是那些分不清“感悟”和“道理”的人。
- 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 只有经过自己的仔细分辨,真正成功者的宝贵经验才是无价的。需要额外注意的是,一方面要多花心思分辨,另一方面要多花时间真正了解自己,以便能够避开“一概而论、生搬硬套”可能带来的灾难。
*** 10.克服恐惧 ***
- 那根深蒂固的恐惧可是一切“恶”的根源,那懦弱才是“原罪”啊!
- 人人都有弱点,因为人人都会有恐惧。恐惧需要克服,勇气需要培养。换句话而言,勇气和智慧一样,是依靠积累获得的。
- 古人说,人贵自知。摆脱“自以为是”陷阱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正视自己的恐惧,因为恐惧永远存在。
*** 11.辅助工具 ***
- 语言是一个便宜(甚至免费)而又有效的辅助工具。在很多领域,有些“思维训练”其实只是需要更改语言习惯。
交流
*** 1.学会倾听 ***
- 从某种意义上讲,交流的有效与否往往更取决于听者而非说者,放过来说,失败的交流往往源自听者的疏忽。
- 从某种意义上说,模式拼接能力是学习的副产品,它会随着已有信息的增多而越来越强大。
- 以“自知”为起点审视模式拼接能力的运作机理,我们容易得出结论:必须想办法获得一种或一些能够用于鉴定已知信息有效性的知识。李笑来老师把这类知识称为判定类知识,以区别于其他知识(概念类知识)。
-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
-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
- “回顾”:记住要点,理顺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动用自己“多余”的脑力花时间和精力去“想”隐含的信息。
- “预期”:自动集中听者的注意力,有助于听者正确把握和组织说者论述的内容,还能使听者“听到”更多原本“听不到”的信息。
- 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除了情绪上的反应,我们还可以通过逻辑上的反应来实现有效倾听(“主动”倾听)。
*** 2.说与不说 ***
- 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
- 在分辨谈话对象之前很可能要先分辨自己,所以,“可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言而言之,失言”。
*** 3.交流守则 ***
-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
-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如果我们在任何讨论中发现参与者里面有“自以为是”者存在,那么最好的选择只有一个——退出讨论)。
-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理解(所谓的“主流”观点并非因为“正确”才成为“主流”,而是因为它恰好适合那些不善思考、不愿思考的人的感觉)。
- “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胜于做一只满足的猪;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胜于做一个满足的傻瓜”。——《功利主义》
*** 4.正确复述 ***
- 为了保证沟通顺利,往往需要添加一个验证机制,或者说反馈机制。
*** 5.勤于反思 ***
- 除了视觉,我们的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知觉都并不可靠。
- 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摆脱经验主义,不仅需要对道理本身的了解,还需要勇气。其实,求知的路走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依靠勇气,而非智商。
- 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在运用已有经验的时候,怎么小心都不过分。
- 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经验。
- 观察和阅读,是扩充有限的自我经验的最好手段。
- 类比思考几乎是跨越已知与未知之间鸿沟的唯一手段。有时间多读杂书,能够提高一个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即理解能力)。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肯定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因为他们在遇到未知的时候,更有可能迅速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找到可以用来类比的信息。
- 耐心等待以拥有不能快速获得的经验(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晕倒不确定的想法,最好马上记录下来)。
应用
*** 1.兴趣 ***
- 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 做得多,就需要大量时间投入,所谓“没兴趣”,往往不过是结果,如果将它当作“不去做好”的理由,最终的惩罚就是大量时间白白流逝。
*** 2.方法 ***
-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地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 3.痛苦 ***
- 一旦我们学会在痛苦出现的时候运用心智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痛苦就几近自动消失,而且在它被我们重新注意之前绝不会回来。这是我们大脑的遗忘痛苦的机制,具有自我保护功能。
- 在了解了我们大脑拥有的遗忘痛苦的机制后,就可以摆脱另外一类因为反复出现而无法被遗忘的痛苦。如果不对遗忘痛苦的机制加以控制,我们就会遇到尴尬——“重复犯以往错误”的尴尬。所以,有时候我们反而要牢记痛苦(办法有:用文字、图画记录遇到的尴尬和弱化痛苦,控制情绪)。
- 在做任何一种必须记住大量信息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由衷地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
*** 4.比较 ***
- 常常问自己一些简单的问题对成长很有帮助:我们做完这件事之后所获得的快乐和幸福是不是一定要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想清楚后,标记并优先实施那些无须比较就可以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行动方案。
*** 5.运气 ***
- 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事物,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握的地方彻底失控。
- 生活态度:“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 如果一个人肯坦然面对真实的自我,他最终会发现,他今天面临的所有尴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责任。
- 尽管对生活不应该盲目乐观,但一定不能失望悲观。
- 当一个人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对他来讲,不存在任何机会。机会时时刻刻都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足够努力,做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当一个人准备好了的时候,随处都是机会,而且所有的机会都是切实的、可以把握的。
*** 6.人脉 ***
-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
-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 7.自卑 ***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健康状态,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停止嘲弄他人。
- “忘记自己的优点”。更准确地说,克服自卑只需要“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就好了。
- 在自己的语言中,把“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替换成“特点”。
- “适当地放纵一下自己”——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缺点的人,是让心智获得解放的重要前提。
*** 8.灵感 ***
- 不要无谓地相信什么“突然闪现的灵感”的存在。灵感这东西,就算存在,也不会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而肯定是有来历的。灵感的出现,只不过是“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
*** 9.鼓励 ***
- 尽量坚持的原则: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 10.效率 ***
- 任何人都不可能100%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100%地有效率。
- 在做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预防意外事件发生和使用适当的方法休息、放松)。
-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琐事”上,就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必须选择其中一方面作为一天所要规划的时间的导向。可以用黄金分割率来划分。
-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把目标设定得太高,同时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缺乏清楚的认识。这足以体现“自知之明”的重要性。
*** 11.节奏 ***
-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活节奏调整得慢一点。
- 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 正确的策略应该是: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再确定它们是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稳步执行。
*** 12.物极必反 ***
- 绝对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
- 尽量不要 减少与家人交流的时间。
- 最好不要放弃自己的社交时间。要学会帮助身边的人。要想尽一切办法,运用自己的资源,为值得帮助的人提供帮助。
- 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交质量,最好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倾注在“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件事情上——哪怕只在某一个方面。
*** 13.自我证明 ***
- 不要花心思和时间去想办法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
积累
- 任何积累都需要时间,而且必然需要漫长的时间。
- 复利的力量与神奇在于,尽管本利的增长在最初一段时间里相当缓慢,甚至让人感觉聊胜于无,可一旦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也必须经过长时间积累),就能产生令人惊诧的结果。
- 相信积累的力量,本质上就是相信复利的力量。
- 想要做成事,必须不断解决麻烦。千万不要跟怕麻烦的人在一起,也不要跟怕麻烦的人交朋友。养成不怕麻烦的性格,才可能拥有耐心。
- 要坚信积累的力量,即便遇到了尴尬,即便感觉“没时间了”,也要选择积累。
参考书评
阿里巴巴员工倾情推荐:我恨这本书破坏了我的一个原本很悠闲的无所事事的周末
微博@秋叶 的批判性书评:给看了《把时间当作朋友》很兴奋的读者泼盆冷水
微博@青春的天涯刀客 所制作的读书笔记PPT:读书笔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