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中的婚姻状态。
从对方那里互相获得支持和鼓励,每每想起对方的面容,满心欢喜,各种美好的场景片段。如:1)初识、初会、初婚时的喜悦心态,对对方灵魂、心灵、阅历、身体的好奇和探索;
2)依赖、依恋、依存时的暖意洋洋,拥抱在一起就像冬日抱团取暖的一窝动物幼崽,依偎在一起似乎制造了一团祥和气息把外部风雨阻挡在外,共处一室、共卧一塌、共盖一被、共用一枕,近距离交换气息,交换生物菌群,互相滋养,充满热力、活力、正念力。
3)遥思、遥想、遥念时的心留原地,因出差、外派、公务等一方远行、短暂数日分别,或累月经年离别。家中人,点一盏灯,静坐窗前,寄思明月;远方人,托鸿雁捎去问候,报平安、报惊喜、报所得,问家里是否缺衣少食、是否刮风下雨,家人可安、诸事可顺?
转变中的婚姻状态。
历史车轮,丝毫没有商量地把我们捎到信息社会、智能社会,互联网、平板、智能手机让我们和他人建立了无限连接的可能。微信取代邮寄书信、飞鸽传输,即时通信替代延时通信;网上在线购物、看网络直播带货逐步替代凭配额供应、去商场集采的模式。城市建筑拔地而起,交通便利、生活便利、医疗便利,我们从莺莺燕燕的农村坐上奔驰的列车,来到钢筋水泥构建的城市,这里到汽车跑的更快、这里餐馆热闹非常、这里游乐设施充斥欢声笑语,这里工厂里、办公楼内、道路上脚步匆忙,时间被切割成碎片,频率被加快到心脏快要跳出来的感觉。被裹挟、被卷扬,如同尘埃,我们在繁忙着、焦虑着。更多的经历花在事务中,更多的耐心留给他人,更多的时间在陪伴手机。爱人、伴侣,因太熟悉、没新意,变得可有可无、有之看着烦,无之生活亦然。
现实中的婚姻状态。
居家,做最近的邻居,分床而眠,很少交流,不得不交流,只谈事、只分责任、不谈感情,交流的代价往往是互相指责、帮助对方暴露缺点,指出对方不当之处,告诉对方是多么不完美;在外,各管各的生活,各交各的圈子,各加各的班,各出各的差,无需报告、无需请假、无需问候,自己照顾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解决自己的麻烦,自己奖赏自己的付出。家,不在是凝聚的代名词,而是一个松散框架,因婚姻契约而保持若有若无合作的状态,距离很近,却平行运转。婚姻不是营养品、滋补品,变成有限生命、有限精力的消耗品、是隐形牢狱、是枷锁镣铐,锁身锁心。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爱情是婚姻的奢侈品,婚姻让缺点放大、让优点消失。发现婚姻的美好,需要一点精神麻醉剂,需要用上想象,需要用过去些许美好来填塞内心的愤懑、失落和空虚。
人,从孤独中来,最后孤独走去,什么都带不走。尽人事、听天命,且行且珍惜当下,放低诉求、得过且过而已。人,就是这么卑微,微不足道,逃离不了被安排的命运。上帝,最大的操盘手,在上方俯视着一切,他看到了时间线上的一切故事,却把我们圈禁、圈养在这三维空间中,冷漠观看一个又一个宠物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