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计划今天该学习Geoffrey Chaucer和他的代表作The Canterbury Tales 。不过比较忧伤的是,我昨天的Angolo-Saxon时期文学史和 Beowulf 我勉强看完了还没做好笔记。不过还好,磕磕绊绊地到底还是学完了乔叟。
乔叟这个人吧,真应该感谢他爸爸。他爹撞大运继承了因为黑死病game over的亲戚的巨额财产,然后他们家就从个普通商人家庭一跃成为普通富商家庭。
不过吧,我们都知道,这自古以来人越是有了钱就越是老寻摸着想要往上头爬。从中国古代历史来看,士农工商这么个排法,经商的就是有钱,社会阶级上也是低人一等。按着老话,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的孩子会打洞。
老子这辈子啊穷得就剩钱了,你不行啊,你小子得学知识得有文化!
哈哈哈我都能想象这么个封建大家长吹胡子瞪眼睛地教训自己个儿的大儿子。
一旦哪个商人之家蹦出来个秀才啊举人啊进士啊什么的那都不得了了,艾玛呀祖坟头冒青烟了!
所以乔叟他爸就把他送到女伯爵那儿当小仆人去了,死皮白赖地塞钱攀亲戚,从此哪怕不是平步青云,也算得上是逃离了成为一个没地位的商人的命运,更何况这小子还挺有出息。士兵啊,外交官啊,书记员啊的都当了个遍。
官儿当得多也有个好处,这让乔叟接触的东西变多,视野变得开阔。当外交官公差旅行到意大利时候,跟着卜伽丘学习,深受其影响,接受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进步思想。后来管海关的时候又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观察得多了,到了他写《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时候就得便宜了,在总引里用了大段大段的细致描述去刻画好多个人物形象,就好像真的能看到中世纪英国社会的不同阶级不同身份的人是怎么个样子。乔叟用了15年来写他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不过还是很遗憾地没能完成计划中的程度,30个人物一人说四个故事,去朝圣的道上说俩,回来道上说俩,然而最后到他1400年10月25日去世才完成了24个故事。
乔叟生活的那个时期称得上是社会转型期,动荡不安的中世纪英国封建社会逐渐走上末路,文艺复兴的春风自意大利吹入英国社会。乔叟的作品里字里行间透漏着轻松欢快的思想,对幸福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对一切美好的赞美。所以,作为英国诗歌之父的乔叟也可以说得上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而《坎特伯雷故事集》听说是深受乔叟他师父卜伽丘的《十日谈》的影响,在我看来就跟《一千零一夜》似的。故事套故事,讲故事的人本身又身在故事里,这种形式上的戏剧性本是就足够吸引人。更何况,30个叙述者几乎什么人都有,看他们讲的故事就能了解他们那个阶级的生活,几乎就是社会百态。
就我个人兴趣爱好而言,接触的越多就越能认识到自己知道的好少,进而想要学更多的东西。然而在复习的过程中,这就不是什么啥好事情了
本来看书就慢还那么老多的东西记不住时间还不够啊啊啊!
所以还是努力吧。
Read more,write more,总归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