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原创性与普遍性》,作者主要探讨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怎样保证故事的原创性,以及故事的统一机制和基本原理的问题。
故事创作者,特别是初学者,在创作故事时,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心态。
1、如今网络、电视、纸媒高度发达,人们可以轻易获得海量的信息,我的故事已不再新鲜。
2、故事创作产生了固定的套路和模式,我如何在情节结构上寻求突破?
3、如何创作,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下面就以上问题作者将一一解答。
1、独有的视角。故事千千万,但是这些故事还没有以你独有的方式被做过。好的皮囊万变不离其宗,但你的思想却是唯一,大家可以看看网络信息后面的评论,总是五花八门,观点多多,这是每个人的独特性、差异性所造成的,所以你的观点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你自身创造性的基因,源于你的经验。
把你看到的精确的记下来。利用展示的元素,创作出来的故事就是不同的、新颖的、自成一格的。
2、唯一的一个普世通行的情节结构。市面上总会有一些教授故事结构的书籍,比如《**种戏剧场景》、《**种故事情节》,他们所讲述的都对,可以说有的还十分全面,但是即使他们讲的再精辟、再有道理,你都会在某几个结构方面产生选择困难,究竟如何选择?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作者要告诉你,故事有一个普世通行的情节结构,那就是一个人物为克服某个威胁性的难题的斗争,它是内心的、外部的或者两者兼具的。
按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世界是矛盾的。在大自然、现代社会,是某人对抗某人或者某物的无限循环,永远如此。
所以你要把创作看的简单,记住一个思想,那就是要产生矛盾与冲突。
3、一个俗套但实用的方法。在告诉你方法之前,首先你要了解故事的基本要素——渴望、障碍、行动、情节、展示,然后你要分析别人的故事,研究这些要素。作者推荐作品长篇《孤独鸽》、《这个男孩的生活》、《飘》,短篇《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哨所》、《雨披》等,通过观察别人的作品中的故事元素,实现自己作品里这些元素的飞跃。
其实作者只是讲述了一个普遍的道理,那就是阅读的重要性。对于普通作者,看过一部作品,无论感动还是失落,过去就过去了。但是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你要动些脑子,换做研究的心态审视作品,比如你可以将他们作品中的元素一一标注,系统分析,直到形成你特有的写作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副作用,比如你在一段时间创作方式会忽进忽退,不得其所。这是因为从创造性的思想活动转换到分析式、概念化的思维框架会让你感觉不舒服或者苦恼不堪。但绝不会产生反作用。
体会:感觉作者总是再说一些大道理,但是最后的阅读方法特别新颖,在阅读中体会创作,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