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级】塑形大师班班 畅想色彩班
二【代课老师】: 闫老师
三【年龄阶段】 6-10周/1-3年级
四【国家纲要】
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造型·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
第一学段(1~2年级)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五【孩子心理发展特征】
■ 小学一年级认知特征:开始逐步形成直观、具体、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心理特征:孩子对小学生活既感到新鲜,又不习惯,一时可能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依赖老师。沟通重点:此阶段,以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培养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孩子怎样愉快地学习。和孩子谈谈他在学校感到不习惯的地方,针对性引导他做出相应的转变,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 小学二年级认知特征:直观、具体、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心理特征:此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强。沟通重点:此阶段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逐步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家长要对其不良形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
图式期(6-8岁)(概念化期、主观表现期……)特点:重复画喜欢的对象、但注意装饰区别;会以省略或夸张改变符号,来表现某种经验;会因重复得到装饰效果。
人物:有明确的人物概念及表现,无一定比例,视情绪而定。
色彩:注意用色与实物的关系,但会因情绪改变固定颜色。
空间:以地基线表现空间;画面形象无重叠关系,但有明确的空间次序;主观经验表现、展开式、平面与垂直混合表现、X光透视画,不同时间事件同时表现。
六【课程主题】
《脑袋里的奇思妙想》
七【完成课时】
《一节课》两个小时
八【课程目标】(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情感共鸣,吸引小朋友的兴趣,同时引导展开丰富的联想,绘画出你的奇思妙想。
2.过程与方法:用线条的形式,通过前后遮挡、穿插、组合画面个体。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的丰富和广阔的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九【课程准备】
白色卡纸、彩笔、勾线笔、黑色卡纸等。
十【课程重难点】
1.通过观察图片丰富想象力。
2.学习构图、黑白对比
十一【课程步骤】
1.导入
通过有趣的导入,引发学生想象,从一个点爆发出各种有趣的画面。
2.新授
(1)通过物体的前后遮挡和穿插关系,表现出丰富的画面和空间。
(2)学习新的构图方式,由点到面。通过画面的密集和留白对比,突出视觉中心。
(3)将人物黑白不涂色与想象的色彩对比,加强画面效果。
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