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上大学的时候已经十九岁了,按说应该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但是老妈还是各种不放心,什么带太多现金在身上不安全啦,什么东西太多怕落到车上啦,什么第一次出门万一迷路啦,等等。总之,她一定要亲自把弟弟送到学校并且安排妥当才能安心。最终一家人拗不过她,只得让她去送弟弟。
如果说那时的不放心还能体谅的话,那么如今已二十六岁的弟弟还要被老妈如此“关心”,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从生活起居到找工作再到结婚,老妈每一步都要把关,仿佛一切都要按照她的规划路线走才能安心,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弟弟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要求,整日浑浑噩噩。
小时候的我们,因为弱小,自然需要借助父母的力量来完成成长任务,但是当我们长大成人,父母就需要像剪断风筝的线一样放我们成长的自由。但是现实却是,很多人大半生都活在父母的控制下,生活里到处可见父母的干预。
也许很多父母觉得,为人父母就得为孩子辛苦操劳一生,直到耗尽自己最后一丝能力,否则就是自己的失职,并且一直活在不能帮扶孩子的愧疚里。于是,他们年轻时辛辛苦苦拉扯孩子长大,人近中年为给孩子置办房车卖力攒钱,年老了还要帮儿女带孩子,一生都在像陀螺一样围着子女转,完全没有机会去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
但是这样周到的尽心,却往往一方面埋没了孩子自己创造崭新生活的潜能,一方面因为亲子之间没有明确界限而让两代人冲突不断 。地理上的界限分开了,心理上的界限却依旧纠结在一起,家庭的真正面貌始终模糊不清。于是,子女因为父母的束缚无法真正独立,父母因为孩子不认同自己的付出而抱怨寒心。
一次宿舍姐妹聚会,聊到以后是否让长辈帮忙带孩子,大家一致认为只要条件允许一定自己带孩子,因为老人操劳一辈子,实在不应该再为了儿女而放弃掉自己的晚年生活,他们有理由去做一些年轻时想做而没机会做的事情。
然而,即便子女做到这般体恤,许多老人依旧没勇气真正去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一方面他们认为如果不能帮扶子女,那么自己的价值就没有实现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是无法承受世俗的压力,害怕别人的指指点点,害怕如果自己此时不付出,老了会没人管。基于这种心理,他们通常会毫不犹豫的插手儿女的婚姻生活,一旦没有儿女在身边,就会像枯萎的花一样了无生气。
记得最后一期《喜剧总动员》节目,蒋欣与宋小宝的作品《听风》讲述了一个孤独老人与小偷之间的故事,蒋欣所饰演的老太太,因为老伴早逝、儿子一家外出打工,为了每天能有人和自己说说话,于是天天报警谎称自己家被偷了,谁知当她真的遇到宋小宝饰演的小偷并且经历了一些啼笑皆非的误会后,才道出报假警背后的原因。她说:“其实我们老人要的不多,你平时给我们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说着,一行老泪挂满脸庞。随之,镜头转到观众席,我看到很多阿姨都流泪了。
可是,我却怎么也感动不起来,相反有一种深深的压抑感涌在心头。我并非冷血之人,也深知独居老人的孤单,只是我不明白:既然儿子已长大并建立家庭,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日子也过精彩呢?你可以去旅旅游、学学新东西,实在不济,到广场和老姐妹们跳跳广场舞也好过自己一个人在家胡思乱想啊。你这般痛苦,儿子也不敢太幸福。
许多父母在心理上无法接受孩子长大成家后不再需要自己帮助的事实,于是千方百计的往孩子的小生活里挤,生怕不被子女需要。哪怕孩子不在身边,也要把自己沉甸甸的思念与关心千里迢迢的传到孩子的耳朵里,一边每日眼巴巴的盼望儿女归来,一边浑浑噩噩的等待死神的来临。
可是,爸妈呀,作为子女,我们真的不想成为你们的全世界,不想你们临老还要为我们奔波,不愿看到你们的晚年生活从此黯淡下去,你们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你们开心快乐,我们才能安心的去忙碌去奋斗。
龚琳娜在她的《自由女人》一书中,曾提到她去台江县反排村采风,看到那里留守老人们白天劳作、晚上聚在一起唱歌的快乐情景,内心不禁引发深深的思考。
看着这些老人,我想起了自己的外婆和奶奶。她们为什么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呢?
每次见到外婆,她都是很孤单很焦虑的样子,永远都在对我说:“你的钱够不够?生活好不好?要注意身体,要孝顺爸妈”。的确是关心,但这种关心让人压力好大。
我以为老人都是这样的,还以为自己老了也一定会变成这样。来到反排村我才知道,世界很大,活法很多。
是的,我们见惯了身边老人在为子女倾尽所有后的落寞与孤单,习惯了来自他们的沉重的关怀与思念,于是理所当然的以为每一个人的老年时光都要按这种模式渡过,尽管深知这样子女会很压抑、父母会很孤单。
但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比年轻人还要精彩,精气神比年轻人还要好,他们用实际行动让我们明白,老年人的生活也可以有声有色、鸟语花香。比如79岁的T台爷爷王德顺,比如92岁才开始提笔写诗的日本最高龄女诗人柴田丰,比如82岁开启时尚之旅的王群晶奶奶。
不得不说,以前那种两代人一起生活、父母为子女操劳一辈子的时代已经翻篇儿了,父母在尽到自己的抚养义务后,完全有权利和自由去安排自己以后的生活内容,而不是每日愁眉苦脸的做空巢老人。而且,当你开始把注意力放到经营自己时,你会发现亲子关系会更和睦,自己也更加快乐。
所以适时的对子女放手,腾出时间去开拓自己的生活,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祝福,也是他们对自己最大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