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天没有更新,大鹏发来微信问我:
一穷二白的自己想和多年的女友结婚成家,买车买房、订婚彩礼、结婚喜宴、装修过户,简单算算就小三十万呢,自己好不容易省的钱还不够零头,接下来的几年胡拉海借,还不得一夜回到穷光蛋,这个媳妇娶得“太穷了”……一连串的无奈表情让我不禁为他多年的恋爱长跑捏把汗。
上篇文章里面祖父的爱情,民风淳朴加之父母包办也就在经济承受范围内,后来父母的爱情没有买房买车的压力,认对了人,适当的娘家人经济“补贴”也在情理之中,换到现在,车子房子“五金”出国蜜月旅游海岛婚纱照……整个就像财富大比拼,这有什么意思呢!
再多人的去看新人多漂亮,就能保证婚后生活能像结婚一样热闹喜庆?
再多人的去安慰嫁女儿的父母,就能保证两边的父母都能像希望的那样看到晚辈举案齐眉?
再多的喜宴照片、婚纱笑脸就能保证小夫妻最后甜蜜美满、笑靥如花?
我想,你做梦呢吧?!
所有的幸福都不是外人所能保证的。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幸福,是一种很单纯的东西。只有单纯的人,不被外界意见裹挟、不受外界声音烦扰,它才能悄悄展现最真实的模样。婚姻嘛,幸福与否重要的还是小两口幸福才好。
当然,“经济决定上层建筑”、“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有物质保证的婚姻确实有一定难度,那么,我个人认为,年纪有为的社会青年就需要自己为自己的幸福买单,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内去完成一次个性的“恋爱——婚姻”之路,不要那么多铺排,不要那么多的攀比,这既是这段旅程中男生中的一次蜕变,更是自己能否对两个人的未来的一次考验。
为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人们之所以习惯于结婚领证后以良辰吉日向世人以婚庆喜宴的方式昭告天下,实质上就是为了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充满着骄傲、荣耀、欢乐、幸福,百感交集中更多的是一种父辈对晚辈的使命交接——“成家立业”,那何不让这样的晚辈从最开始就在自己经济承受范围之内来进行一场属于自己的“独家婚庆”呢?
铺排来源于社会风气,人人比,你不比,媳妇儿委屈。
浪费来源于社会风俗,人人办,你不办,老辈儿委屈。
空虚来源于社会习惯,人人闹,你不闹,自个儿委屈。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样的约束,这样的委屈,到最后真正有压力的是负债累累的小两口,与其闹腾,还不如把适当的钱拿出来做小两口的日后资本,岂不更好?
我静静地按下一段发给大鹏:
没有娶媳妇的钱,你怕了吗?
如果你怕了,说明你不够爱,趁早滚!
如果你不怕,那就勇敢去克服困难,争取理解,用你的努力、上进、勤奋、稳重、踏实给女孩一个美好的婚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