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
哈桑对阿米尔说过的话,转而,成为阿米尔对索拉博的告白。为你,我追,很值得。
每个小孩子,他们被所谓的定义定义为似乎都应该是单纯,善良的存在,年幼的阿米尔和哈桑却并不是,哈桑为阿米尔“千千万万遍”,看着受欺负的哈桑,阿米尔并未挺身而出,反而,躲在一旁,隐藏自己的内心,为丑恶的自私固上逃避的枷锁。安静是祥和,是平静,是降下生命音量的旋钮。沉默是把那个按钮关掉,把它旋下,全部旋掉。阿米尔选择了沉默,如果说小孩子应该被原谅,那付出的哈桑就应该付出,就应该忍受吗?
伤口一旦存在,就一定会等待使它愈合的创和贴。搬去美国的阿米尔再次接到拉辛汗的电话时,“那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创可贴出现了。隐藏的终会被暴露,羞耻布终会被揭下,这次,他成为了勇敢的人。开始了赎罪与彼此治愈,赎罪的路程也是人与人之间追求平等的路程,从前,哈桑为你千千万万遍,此后,你为哈桑千千万万遍。这种,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他在追自己的风筝,完成对彼此的救赎。
追“风筝”,风筝,或许是年少曾犯下的荒诞,或许是无意冒犯却戳中痛处的伤痕,或许是早已许下却来不及兑现的承诺……这些,我们统称为遗憾,正是这种遗憾,使本就不完美的我们有了原谅自己的理由,也正是这种遗憾,使我们不断去追寻曾被我们丢弃的风筝。
只是,如果,终有遗憾,在我们为彼此而不断努力去追逐的,得到的,救赎的,也正是彼此的“风筝”,或远或近,欲隐欲现,但,终归彼此。
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本迷茫不知所措的我们一个可以努力追寻的动力,敬过往,敬故人,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