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人说,童话故事都是骗人的。抛开童话故事不说,你是否还记得《灰姑娘》里的水晶鞋。
她可以让你相信童话。
高跟鞋,顾名思义,在当下时尚潮流的趋势甚是热捧,更被冠上"灰姑娘的玻璃鞋"的美称。细细的长根,衬托出纤细美腿,展现女性自信的独特面。
夏天强烈的火焰,混搭重金属摇滚范,骄阳烈日的热爆瞬间让人眼前一亮。再换马卡龙的颜色,单一的色调迎面扑来的是时尚感的冲击力。这就是高跟鞋的魅力,它带给你一种年轻,时尚,敢于挑战的直观表达,更是对于自信的完美诠释。
她成了重要场合的“主角”。
有一日,我心血来潮。在鞋柜选择搭配服饰的高跟鞋。纠结了半天,最终定情于白色的高跟。久违没穿高跟鞋的我,一瞪上后,整个人都可以列入“腿模”行列(自恋话,容我偷笑会)。其实从美学角度,穿高跟鞋的人更接近于黄金分割的比例,所以看起来会更优雅、挺拔,自信。可到了下午,见完最后一个客户,我累的都直接想坐大街,站也站不稳了。看着高跟鞋,真是又爱又恨。因为这时候身体已处于一个疲劳的姿态。而我此刻又是多么想要一双平底鞋。
生活中,穿惯的人不会这样。
明显,我是新手。
生活中,我们身边一直诞生着一批一批的“新生”,譬如毕业生,在人潮涌动的招聘会投出的简历都石沉大海,寥寥无几的回音。他们认为我是大学生,起步就高,底层干起我不是白读了这些年的书?话没错。呕心沥血的几年,谁不想有个高台阶,自此踏上平步青云的美好道路。
问题是谁不想?人人都想。
于是就进入了一个新手误区,眼高手低。
你的角度。
理想公司和你摆摆手,资历不够深,我们没有时间来对你培养。差的公司有机会给你发展,但你又瞧不起。
公司角度。
如何来考察一个人是否合适?
早几日,听领导和我们讲过一个故事,两个毕业的学生,同时面试一家公司。各方面她们都不相上下。最后老板出了一个任务。过两天公司有位重要客户将要入住某某酒店,你们负责去安排好住宿方面的事宜。
第二天两个人都带来了答案。
A:老板,您说的那家酒店过几天有一批游客入住,没办法预定。还有,还有老板,这个事情和我们面试的职位没什么关系吧,我们是面试……
老板没说话,示意B。
B:老板,因为酒店会有一批游客和我们公司的客户时间上冲突,我便去找了附近同等规模的酒店,但价格比我们协议价高出很多,于是我和他交涉,最终谈下来按照我们的协议价。
她的回答,让老板满意的点了点头。
谁被录取了,想必大家都能猜到了。
其实对待每件事,眼格要放在合适的地方。刚开始工作,应该从最基础的阶段开始,并不是你不优秀,而是这个“底层”的机会,是让你往后更高的跳跃。
是金子总会发亮的。
换个角度,你会发现,比你逼格高,牛逼的人。高姿态的办事,高效率的质量,也是从初出牛犊一步一步历练出来的“过来人”。他们也曾抱怨过,迷惘过,放弃过,甚至不甘心从“底层”开始。但是他们坚持了,用对了方式,找到了途径。所以这样的成果他们值得拥有。
那么,你呢?
穿累了高跟鞋,是不是先该换双平底鞋。
想陪你一起做梦
看漫天的繁星
安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