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是错的”好像是魔咒。我错了仿佛我的世界就是崩塌了;我错了,好像我的整个存在都是错的。对于婴幼儿来说,我错了,妈妈就可能离我而去,这是毁灭性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是对的,那样我们才是有价值的。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可以是错的,我们有犯错的自由。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一个早上阿姨做好早饭,我妈,G先生和俩儿孩子一起吃饭,我在给吃饭的小妹妹扎头发……G先生很快吃完,着急起身的瞬间就把酒架上的杯子撞打了,我第一时间特别激动就喊起来“爸爸,你干嘛吖……”(然后伴着小声的各种碎碎念)。G先生一脸无辜的解释说:“我什么都没做,站起来就碰到了,不好意思。”听到这样轻描淡写的解释,我更是无法让自己停止下来,不依不饶地说:“我还不知道你,每次都那样姿势吃饭,不碰到才怪!”G先生因为有事着急出门,嘴里说着“回头再说,我得走了。”边说边穿鞋匆忙逃离现场……紧接着我就安抚俩儿孩子,阿姨立马拿出扫帚和吸尘器一边检查一边清扫,边干边说“碎碎平安”……
这个时候我也开始觉察自己,为什么孩子打破杯子之类的我第一时间会照顾孩子,而G先生打破杯子我就如此激动,指责,评判……
我想是时候捋捋自己了:郭先生打破了我最爱的高脚杯——我无法接受G先生做为一个成年人打破杯子的行为——因为有“应该和不应该”的执念——我自己有一个剧情投射在郭先生身上“不允许犯错”,就这样整个过程梳理下来,我自己的情绪有一个回落和平复……
就在阿姨收拾发现酒杯的底座还在酒架上那一刻,我瞬间觉得当时那一刻G先生的危险指数好高,我并没有关心G先生当时的状态,而是陷入“做为成年人打破杯子就是不对的”这种非得分出对错的二元对立思维中。
经过自己的梳理,想起微微辣老师(P.E.T.中国区督导)提出的“战后重建”,我选择跟G先生告白——
我:不好意思,早上太激动啦,你怎么样?
G先生:我没事啦,谢谢你关心……不过真的不好意思啊,我打碎了你最喜欢的杯子,我给你再买一个去!
我:不用了,像阿姨说的“碎碎平安”,破财消灾啦……杯子在我们家完成了它的使命,其实是好事情,等搬新家我们一起布置再!
G先生:好的!
我:你走后我开始自我觉察,表象是当下我对你打破杯子不接纳,其实是我内心对自己不允许犯错的投射,我当时就很想证明你是错的……
郭:优秀!!!
就这样在我自己的自我觉察中,在我完全放下“对错”的执念,用一个敞开的方式去跟G先生告白时,我们彼此的心都得以照见,这份照见让我们更加亲密。
其实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有时难免鸡飞狗跳,掀起一地鸡毛,但是如果我们有机会反省,如果我们愿意“战后重建”,愿意敞开心扉去告白,一切都会去往更好的方向,一个也可以拥有“诗和远方”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