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用语音为写作素材库快速上膛

下图是09工业化流程中的写作流程图

理想的写作流程图

但这个流程其实过于理想化了,在实际应用中,为求速度,真实的流程图其实远远比这个图要简单,本篇我将会在此图基础上继续优化,最终使用语音完成写作的所有前期准备。

让灵感更快地被使用

  • 灵感其实就像我们工业生产中的原材料一样,既有没加工过的毛料,也有加工过的标准件,甚至还有处于半成品状态的扩展件(这种东西甚至已经不能称之为原材料了)。每一种原料虽然所需的成本和时间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可以被直接送进车间进行加工生产,而在工厂看来,想要最短时间内有所产出,直接使用毛料无疑是最直接的方式。


    现实中的写作流程图
  • 现实中的写作流程,应该如上图所示:在灵感加过的这三个阶段中,哪一个阶段的灵感都可以直接拿出来用,不一定非得让它走完灵感收集的全流程,尽管越往下层的灵感就越缺乏沉淀,但仅就输出速度而言却是越快的,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可以最快速度地利用自己的灵感,就必须要像工厂一样学会使用毛料。
  • 但是如果我们记录的灵感太过碎片化,那么它们用起来也是相当费劲的,像闪念胶囊那样的碎片化记录工具,其存在意义的本身,就是为了花最小的精力用最快的速度记录自己突发的灵感,因此它根本不能也不会考虑除此之外的东西,而像使用思维导图那样的PC端应用,在灵感的加工上速度上又显得过慢。
  • 有没有一款工具既能以相对较快的速度留住灵感,又不像闪念胶囊那样因太过零碎而无法输出,同时还拥有部分的结构化特点,方便整合文本模块呢?

“幕布手机版”+“讯飞输入法”打造迷你版灵感库

众里寻他千百度

这样的好东西其实就在这流程图中,就是幕布的手机版。这也正是幕布强大的另一面,它自带云系统性质,可以同步手机端和PC端的内容,而且手机版的幕布强大丝毫不输PC版,并且还因为它界面的简单而更加贴合我们的生活习惯。

相比于思维导图的手机版那种强行模仿PC版应用逻辑的做法,幕布手机版更加简洁,也更加适合单手操作。

然而尽管手机版的幕布有如此多的优点,它仍逃不过手机端文字输入的通病,或者说手机端输入法的通病——输入速度过慢以及占用屏幕空间过大,以至于影响我们对文章篇幅的观感。下面我就来安利一下我所认识的讯飞输入法,以及它强大的地方。

个性化的工具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工具

我的手机幕布与讯飞
  • 讯飞输入法一直以它的语音输入功能强悍所为人称道,而在我看来它在某些方面也是非常领先的,否则仅仅依靠单个方向上的强大,是不足以打造出一个优秀的输入法生态系统的。
  • 游戏键盘应该是讯飞才推出不久的一项功能,尽管在大部分人看来似乎是没什么用的功能,但配合幕布则让它的效果显得异常突出,接近完美地解决了输入法影响文章篇幅观感的问题。游戏键盘可以让你的输入法框框悬浮起来,挪到屏幕上的任意位置,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整个框框的大小,最后还能调节整个框框的透明度。

就自己实践的发现,键盘的透明度不宜调得太过透明,否则太花眼睛,特别是在划屏的时候,毕竟划屏时候输入框是静止的,而背后的幕布文字是滑动的,如果滑动的东西比静止的东西还要显眼,不符合我们平常生活中的视觉规律,容易产生眩晕感。像我图中这样的透明度我觉着刚刚好,不晃眼也不影响文章整体的观感。当然每个人感觉不同,也视大家情况而定。

  • 个性化语音字典的打磨。如果说游戏键盘是使用讯飞的一种技巧、外功,那么学会打磨自己的个性化语音系统,则是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时代都必须要修炼的内功了。


    打造个性化语音词典

    讯飞输入法提供了一个个性化语音的功能给我们,只要我们在语音识别修正栏内键入自己在文章写作中希望使用到的偏门词语,那么语音识别到时就会优先输出这个词语,尽管目前这个功能还不能分栏储存,还做得比较粗糙,但对于提升我们手机输入的效率来说已经足够强大了,并且它还能像打怪升级一样,随着你的打磨变得越来越强大,最后真的鸟铳变来福,实现武器的跨时代升级也未可知!

工作台的简化

灵感库实现简化后,工作台同样有简化的版本:


简化版写作流程图
  • 对于使用写作框架,如果不愿意画导图,那么可以直接用以前的导图截个图当模板图立着,并且如果嫌使用实体的笔记本太过麻烦,那么用一支笔随便找一张草稿纸在上面写写画画同样也是可以的,但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不管工作台上的两个辅助配件变得多么简陋,它们都必须存在实体,我们不能毫无底线地进行简化。
  • 手机幕布与PC版的幕布可以很方便地同步,我们可以使用PC幕布对手机上语音写作的半成品进行边边角角的修补与调整,然后直接平移如平台的编辑器中。而由于markdown本身就是对写作非常友好的一个文本编辑器,我们甚至可以不在PC幕布上进行文本改动,只把PC版幕布当成灵感库立在旁边,直接在markdown编辑器上完成文本编辑的全部过程。

总结

最后我希望能重复阐明我对简化写作流程的两个核心认知,其一就是简化一定要留有底线——单就“简化”的字面意思来说,其实根本不难,毕竟偷工减料谁都会,难的是如何在简化的过程中,能够辨析出最精华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同时守住它。
其二就是我们必须知道一味求快地去简化,只能是紧急情况下的应变之法,不能当长久之计,一旦脱离了紧急情况,必须能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沉淀的状态。如果我们仔细推敲一下这个简化流程的每一步,就会发现我们其实为了获取速度牺牲了很多:

1.灵感不经沉淀一定会显得非常肤浅,甚至言而无物以致以偏概全。
2.工作台上两个辅助工具的简化一定会带来心态上的某种懈怠,写作必然会被这种浮躁的心态所影响。
3.幕布这个工作台存在本身的意义,其实就是让我们可以不必考虑结构上的影响,畅所欲言地书写自己内心的文字,这种方式更贴合我们的口语习惯,使我们可以不加思索地一口气写出大量的东西,然后我们才能在这大量的语句中挑选出适合于书面表达的内容,接着调整顺序或做出删减,让它们符合逻辑、方便他人阅读,最后终形成一份饱满的书面语言。如果没了这一步,直接带着镣铐跳舞——在文本编辑器上直接作文,那么无异于自废武功,必定难以做出符合自己水平的文章。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不仅在希望大家能学会如何快速输出,也要知道它的弊端在哪。我始终相信“视情况而定,来决定自己输出速度与质量的比例”,是永恒不变的高超内力心法。

后记

为了践行自己的这个简化版的写作流程,我在这篇文章的创作过程中就使用了这个方法,实践下来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字数真的是不受控制了,尽管有大纲图在那,但毕竟是另外一篇文章的大纲,所以也没法很好地控制文章篇幅,同时因为没有使用幕布修剪过文本就直接在markdown上进行写作,所以废话特别多,而没有使用笔尖进行过思考,篇中的许多观点似乎也有略有肤浅。
看来尽可能地把工业化写作流程的每一步都做好还是很有必要的,简化的版本就只能被催稿时候用了(现实中似乎也不会有人对我催稿吧~),但不管如何我都始终相信,内功外功一起练是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谨记的,而在这之上更重要的则是——学会在这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打磨出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不传心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语音写作,2015年10月1日,第五部分 重新建立起了对语音写作的认知,也就是说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居然可以完成8...
    剑飞在思考阅读 600评论 0 2
  • 夜色惊醒,睡眼惺忪,美梦己散。 心思己坦露,徘徊挣扎。 这人生,这生活。是我必经的路口啊。 何必耿耿于怀。挥散不去...
    燕忆飞阅读 288评论 0 5
  • 人性总有弱点 最可叹的是 被爱时不知深爱 拥有时不知珍惜 平凡时觉得庸俗 轰轰烈烈时,又畏首畏尾,犹豫不决 打败爱...
    与洛阅读 387评论 0 2
  • 不定时更新 看看就好啦,亲们还是不要转载了,这是2016年12月19日开始的水星逆行的最后一周,这次水逆将在1月...
    请叫我苗苗同学阅读 205评论 0 0
  • 2018年3月15日 晴 缅怀些什么呢 那些都是你的印记 纤瘦的身躯捧着豪迈 内心有流水的刚韧和柔细 若要提起 那...
    鲜栗子阅读 139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