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家长跟我咨询一件事,说孩子班上有个同学特别爱捣蛋,不仅让老师和同学头疼,还让班上其他同学的家长头疼。这孩子,上课的时候坐哪就打扰哪的同学,经常和同学打架,弄得班里是乌烟瘴气。有很多家长忍不了了,联合起来要求老师把这个孩子转走,还让学校给一个说法。
因为一个孩子,导致家长和学校发生矛盾的事情也不少见,也许在你周围也发生过这种事情。矛盾小一些的可能只要求老师把捣蛋的孩子调到别的地儿坐,离自家孩子远一些。矛盾大一些的可能就像我刚才讲的这个例子,家长们都集体闹到学校了。
其实,每个班上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喜欢惹事的,不服管教的。每个家长也都希望自家孩子身边都是学习好的孩子。对于班里那些小刺头,家长都想方设法让孩子远离,怕被带坏了。甚至会像开头的案例一样,不惜用强硬的态度来达到目的。可这种做法毕竟还是不可取的, 我们试想一下,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老师肯定是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好,也希望所有的家长都满意。但是就算是班上这些个别孩子,他也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老师不可能为了满足一个家长而影响其他所有的同学。所以,家长直接和老师说,让老师给调座位甚至是换班级,这种要求是不合理的,还容易让老师觉得家长自私自利,不懂得体谅他人。
那么,如果孩子班上真的有个小刺头,做家长的到底要如何做才能真正有利于孩子成长呢?
首先,要在孩子身上了解原因。你可以问问孩子,那个调皮的同学平时喜欢做些什么,有什么特点。千万不要上来就质问孩子:你是不是又和你们班上谁谁谁一起玩了?怎么天天好的不学竟学些坏的。像这样数落孩子一顿,非常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且根本问不出来孩子的真实想法。有时候,孩子之所以喜欢和这些调皮的同学玩,是因为这些孩子脑子活,点子多,比较有趣。家长在这个时候越是让孩子远离,孩子越是好奇。
正确的做法是,作为家长,你要知道孩子和“小刺头”在一起是为了获得什么。有的孩子单纯就是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好玩。还有的孩子本身内向,觉得和这些同学在一起很放松。也有的孩子觉得和小刺头在一起以后能吸引老师的关注。在了解完原因之后,还要再进一步了解他们是什么时候玩,玩什么。如果孩子只是在课间凑到一起玩,玩的游戏也不会伤害到别人,那我们就要对孩子表达信任。如果他们经常玩一些危险性的游戏,追逐打闹等,那就需要家长和孩子说明情况,并鼓励孩子去做一些好玩又安全的游戏。
总之,如果家长把班里的“小刺头”当作害虫一样,向孩子传达焦虑的信息,反而会让孩子学会了戴有色眼镜看人,或是错过了教会孩子和不同人打交道的机会。有的家长动不动就让老师换座位,还会让孩子形成遇到困难先逃避的想法。
我们先和孩子沟通,了解清楚情况之后,下一步就要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和老师沟通。不过这个沟通的前提是,如果你在上一步和孩子的沟通做得比较到位,让你改变了对班上小刺头的想法,觉得没必要和老师沟通,那就也不用再给老师添麻烦。但如果你和孩子沟通后,并没有打消你的疑虑和担心,那这个时候就需要留出专门的时间和老师沟通了。这一部分的沟通主要分两步。
第一,诚恳地表达作为家长的担心。如果孩子已经受了很大影响,成绩也下滑,平时表现也不太好,那你就要向老师说明你观察到的客观情况。比如:“老师,我发现我家孩子这几次成绩下降比较严重,在家里写作业也特别磨蹭。上次您也说过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课间也总是和同学打闹。他有这个变化,一部分原因是我最近比较忙,放在他身上的精力少了一些。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出在他自己身上,孩子跟我说旁边坐了一个同学,是班上最调皮的,他一上课就控制不住自己,想和那个同学玩。我觉得孩子要是这样下去,很担心他会一直退步。您看看,我这边可以做些什么来配合学校呢?”
你看看,这样说,家长既诚恳地表达了自己了解到的客观事实,目的是让老师明白,你要沟通的这件事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同时,后半部分也向老师表达了你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也很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我相信,大多数老师在听到你的诉说之后,都会详细地跟你沟通班级的具体情况,这样我们就能真正把握到沟通的重点,而不是单纯地发泄不满的情绪和传递焦虑。
第二步,在跟老师表达完诉求之后,就该配合老师寻求改变对策了。不过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具体指导老师该怎么做,你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是最终如何处理还是需要老师来发挥决定性作用,千万避免对老师指手画脚。像开头案例中家长和老师闹得不可开交,就有这个原因在。家长逼迫老师做出选择,放在任何一位老师身上都不能接受,还容易陷入僵局。
对于这种事情,老师可能会提出和“小刺头”家长进一步沟通,让家长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还有在班级里开主题班会,教会孩子人际交往等等。家长还可以在家里和孩子用讲故事、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知道遇到“小刺头”的孩子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给他讲讲类似于《捣蛋鬼变朋友》这样的绘本,引导孩子去思考并调整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
现在学校都有家委会,还可以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针对班上出现的这些问题,定期在家委会讨论,听取各位家长的意见和想法,并把大家讨论出来的方案和做法和老师进行沟通。开头案例中向我询问情况的这位家长就是家委会成员,她在这个事件中就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调节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矛盾。
好了,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如果孩子班级上有喜欢调皮捣蛋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在孩子身上了解原因,看孩子为什么喜欢和调皮的同学玩。了解清楚以后,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和老师沟通,可以先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担心,然后配合老师寻找解决办法。
我们要知道每个孩子内心都希望自己是个好孩子,家长关心的都是自己家孩子,但是老师关心的是班上几十个孩子。不去轻易伤害别人家孩子,这是做家长的基本底线。很多在我们看来是小刺头的孩子内心都住了小天使,家长和老师一条心,把班级建设得互助友爱,而非尖锐挑剔,这是每位家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