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的是如何建立品牌,传播和营销品牌,用品牌来给产品附能,用产品来给品牌增值。全书重要的四个词是:文化母体、购买理由、超级符号和货架思维。以下是我的思考。
一、文化母体
我们习以为常的,周而复始的生活就是文化母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受地域、资源、环境限制,人类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并在这过程中形成适应环境的行为、也就是生活习俗就是文化母体。
当我们界定文化母体、思考文化母体时,场景中的人一定是一个人,是单数。
这句话非常有意义,就像同样是讲一件事,讲一个个人具体的故事,总是比罗列一群人的数据更有说服力。在思考如何介入文化母体时,从个人的视角出发,更容易观察到日常细节中,也就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容易做到无意识地影响。
我们用超级词语来引发归属同一文化母体的人的注意。“超级词语”就是同消费者对暗号是能让消费者心里咯噔一响的词语。这就好比个性鲜明的人更容易被别人所牢记,而毫无个性的人就缺乏存在感一样。超级词语就是用来吸引同类的。
所以挪用到个人介绍上,你要学会给自己“画圈”把自己同一些圈子进行连接。比如说持续写作,比如说爱好瑜伽。正是这一个个鲜明的圈子让同是练习瑜伽,持续写作的人会对你印象深刻。因为自己在做,所以就特别容易关注同类。当然这也意味着你不能抱有让所有人对你认同的幻想。只要有“圈子”必然会自发地对排外,这是人的本性。想要人人都对你满意,结果就是人人都对你无动于衷。
二、购买理由
消费者买东西不是因为他需要,而是因为他有购买的理由。
我对这句的理解是“需要”指的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比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但饿本身并不是你选择吃牛排而不是面包的理由;冷也不是让你选择穿羽绒服还是皮大衣的理由。品牌传达的购买理由不是基于消费者生理需求的,而更多是基于心理需求的。比如这个产品让我感觉有面子,这个产品让我感觉高人一等,这个产品让我有安全感,这个产品让我显得与众不同,这个产品让我同xx看起来是一类等等。这也是为何作者说:
所有的购买实际上是母体当中的一个文化行为。
产品就是购买理由
说到底,无论你的营销做得有多好,都是要拿产品来证明的。消费者最终会通过使用你的产品来验证你的说法是不是真实,他是不是能够对你信任一点儿。通过多个产品的使用,消费者对你的信任和认可就会被品牌积累下来,品牌也就有了价值。对应到个人也是一样,无论外界加在你身上的头衔、名利有多好,最终你都是要通过你的行为,你做的事情来证实的。你做的每一件事儿都是在为你的个人品牌积累价值。
包装是购买理由的载体,没有这个载体,就无法传达购买理由,商品就无法被销售。
产品就是购买理由,包装就是放大购买理由,营销就是传播购买理由,文案就是证明购买理由。而购买理由来自文化母体,文化母体为购买理由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和生命力。
三、超级符号
产品是流水的兵,符号是铁打的营盘。产品不断迭代,产品有它的周期,符号则带领着越来越多的产品不断壮大。
将传统符号改造成为我们的注册商标,实现保护,形成我们的资产。这就是从符号到超级符号的过程。
符号是干什么用的?用来快速沟通,传递价值的。符号是具有意义的,而这个意义又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场景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符号分为自然符号和文化符号。前者全世界通用,比如画一个苹果,就是代表和苹果相关的内容。后者是为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段,某一特定人群所认同的符号,只对这部分人群具有意义。
符号携带着恒定的价值到了新的产品身上,这就是品牌附能。符号对产品的附能是有产品建立起来、累积起来的,所谓产品为符号服务,就是产品永远不能让符号的价值落空。一次落空,符号的魅力就会衰减;两次落空,符号就没有魅力了。
超级符号是一种意志力
说的是作为超级符号就是要给消费者塑造稳定的预期。比如你随手买一瓶可口可乐,拧开盖子喝,喝到的是你熟悉的味道。如果喝到的不是那种味道,即使比原味更好喝,也不是你认同的可口可乐了。你对这S型红瓶子代表的品牌的预期就会打折。同样的,为什么超级英雄电影会一直盛行?蜘蛛侠红了五十年,还能再红五十年?正是因为蜘蛛侠电影讲述的一直是锄奸罚恶,助人为乐,不断成长的英雄。人物设定、故事发展是稳定的,就是那个邻家大男孩经历艰险不断成长。差异只是在于每次面对的敌人不同而套路都是一样的。因为克制,所以成功。
四、货架思维
文化母体、购买理由、超级符号,货架思维。终于说到最后一个了。
整本书4个章节,四个词语的关系是层层递进。文化母体是底层,我们所有的产品和创意都试图向文化母体靠拢和借力,借力的方式就是用产品来给消费者一个购买的理由,解决消费者在某一种场景下的刚需,用超级符号给购买理由赋能,强化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同时排斥非消费者。每一次好评购买的发生都会让超级符号变得越来有价值,反之则是减损超级符号的价值。
铁打的超级符号,流水的产品。而设计超级符号的思路除了一些吸引注意力的技术手段外最要紧的思维方式就是货架思维,竞争无处不在,任何场景任何环境都是超级符号需要充分利用的展示机会。不可将思维局限于物理上的货架竞争或事互联网上的同品类竞争。超级符号设计得好即使是在垃圾堆也能完成一次营销宣传。
本书里最让人惊叹的一个例子是关于读客自己的:
这种宣传不可不谓用心,且一旦建立很难被遗忘和超越。这是在“做时间的朋友”,却又有及时的视觉反馈,实在是厉害!
五、感悟
虽然这本书讲的是如何创建品牌,但对应到个人品牌的树立上却也非常有参考价值。梳理几点如下:
- 做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事情,永远是有意义和必需的。不仅能实现个人价值,也是积累个人信誉最好的方式之一。
- 当在职场上或生活上将塑造个人品牌作为行动目标时,就是有意地将你的目光拉向未来,你的做事准则就会从关注自己当下的利益得失转变为关注个人信誉得失。就不容易为蝇头小利而失了大局。
- 你每一次选择,每一次行动都会被个人品牌积累下来,所以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形成个人品牌,别焦虑,踏实做就行了,其他的请交给时间。
- 树立个人品牌很难,可摧毁它却很容易,只要一、两次错误就行。所以当你小有名气的时候,千万别自我膨胀,动起用名声捞钱的念头,这会死得很快。
- 树立个人品牌需要自制力,在积累价值的过程中不是想怎么做都行,而是时刻注意自己的边界是什么。
- 要做时间的朋友,一鸣惊人的背后大多是数年的辛苦磨砺。想想那根复利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