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年
小年,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人们欢庆新年到来的一种仪式。
小年虽然在我国是一个传统节日,但其实中国人的小年节,最早是从唐朝开始的。
在民间传说中,小年其实就是一个祭灶日,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这一天就开始了。
小年这天,人们要扫房子、买年货、贴对联、蒸年糕等,准备迎接新年来临。
其实,我国的其他传统节日也有不少习俗内容相似的。
二、春节
春节,在中国历史上,元旦又叫“元日”、“正日”。
由于这一天和古代天象的开天辟地之日相同,所以在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举行庆贺活动。
春节又叫过年。春节也有不少习俗,例如:正月初一要吃饺子、汤圆;十五要吃月饼;大年三十年夜饭要吃鱼、肉、鸡、鸭等。
我国还有不少地方还保留着过年时放鞭炮的习俗,这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之一。
此外,在每年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里都要贴春联和年画。当然,很多地方还是有差异的,比如很多人会选择在年三十贴对联,挂大红灯笼。
三、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所以在民间又称“五月节、龙舟会”。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区人们祭祀龙神的节日。
在农历的五月五日,人们会用一种草煮水来沐浴,以此来驱除邪毒,让自己身体健康。
传说在很久以前,屈原因为不愿同楚国的高层同流合污,所以抱着石头跳入汨罗江自尽了。
据说后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屈原的死,人们就把端午节这天作为一个节日来进行纪念。
四、中秋节
中秋节,也叫“仲秋节”或“团圆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这一天,月亮圆满,人们都要吃月饼、赏月、赏桂花、观莲叶。
在古代,人们也会祭拜月神,用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每逢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用来祭祀月神或拜祭祖先。
中秋节的时候,人们还要吃月饼。
月饼的形状也各不相同。
五、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
关于重阳佳节的来历,民间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重阳之日取九之数,为避邪而九九登高,后来就有了重阳节登高吃糕的习俗。
另一种说法是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等等,因与“久久”同音,人们在这天就会做很多事情,以示庆祝。
如今九月初九又是敬老节,这个日子对我们来说,还是很重要很特殊的呢!全球都在进入老龄化的阶段,中国也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
重阳佳节这天的习俗活动还有不少,比如吃重阳糕:“糕”与“高”同音,在这一天登高吃糕,祝老人们生活步步高。
还有就是插茱萸了:“重阳节插茱萸以辟邪求吉”的说法。
再有就是给老人们做布鞋了:“千针万线绣双穿”、给老人们做鞋寓意给他们做鞋子的祝福。
六、冬至节
冬至节又称“冬节”,与小年夜、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一样,都是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节日。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也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就要进入“数九”了。
冬至日这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祈福活动,如吃饺子、祭祖等。
传说饺子在中国的历史悠久,早在《周礼》一书曾记载:“作粉而入之为饺饵”。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金瓶梅》等古典小说中也有对羊肉冻、韭黄饺子等食物的描写。
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而已,但不可否认,传统饮食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去了。
七、腊八粥(茶)
腊八节,人们会喝腊八粥,主要是因为要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功德。
腊八节,也是我国非常传统的节日。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六年前曾在菩提树下沉思,终得正果;但之后他创立了佛教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在中国古俗也有吃“百家粥”和“腊八粥”的习惯。
“腊八粥”不仅有多种粮食原料组成,还包括红枣、莲子、核桃等,还有花生、芝麻、白果等坚果类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