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一个小婴儿从母体中分娩出来,这是与妈妈的第一次分离,此后孩子与父母分床,进入幼儿园,进入小学都是在与父母分离。后来进入中学进入大学更是他与家庭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开始新的生活的必经之路。
在这个分离的过程中,如果父母过于保护,过于担心,妈妈总愿意和孩子黏在一起(即使是潜意识的),就会阻碍分离的进程,使孩子在分离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入学适应困难;与同学交往困难;因分离焦虑产生的躯体症状等。所以如果爸爸妈妈爱孩子就要处理好与孩子的分离事项。比如锻炼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如自我照顾的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自己调控情绪,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这样当孩子步入新的环境时就能更快的适应,也能更好的融入。
正面管教的核心要义为: 不惩罚、不骄纵,营造和善而坚定的亲子气氛。
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例子,特别好地诠释了何为教育孩子时的不惩罚,不骄纵。
这个例子是:
妈妈准备给孩子做早餐,问孩子:宝贝,是吃牛奶加面包,还是吃炸酱面?
孩子 : 吃牛奶加面包。
结果,孩子只吃了几口,就说面包不好吃,不吃了,改口要吃炸酱面。
这时,家长怎么做?在此列举四种做法。
第一种做法——抱怨: 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儿?我刚才明明还问了你的,是你自己说吃面包加牛奶的啊,这么快就变了,真是难伺候。一边报怨一边给孩子重新做炸酱面。
第二种做法——娇纵。好好好,不吃就不吃,我马上给你做炸酱面,于是赶快做炸酱面。
第三种做法——惩罚。是你自己说要吃面包加牛奶的,不管怎么样,今天我绝对不会再给你做炸酱面。
第四种做法——和善而坚定。当孩子吃了几口面包,不吃了,家长不批评,不指责,继续做自己的事。待孩子中途跑来跟你说,妈妈,我饿了。和善地跟孩子说: 早晨只吃了那么一点,宝贝这个时候一定是很饿了,不过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够坚持到吃午饭。
以上四种做法,相信不通过任何解读,您也知道哪一种做法是比较科学的育儿方法。
前三种要么冷冰冰、无情,要么居高临下、批评指责,要么无条件纵容与满足。从科学的育儿方法来讲,以上三种都不是。
唯有第四种和善而坚定的做法,称之为智慧科学育儿方略。和善而坚定,指的是家长应对孩子具体事件时的一种态度,既坚持规则和底线,又态度温婉。以上述事例,当妈妈采取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时,孩子反而更容易知道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也必须承担自己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即便是再小的孩子,在下一次选择的时候,他也会格外慎重,且不会朝令夕改。最重要的是,家长以如此的方法,温和友善地培养了孩子的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