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及笔记时间:2017年7月,2日,约4小时;
阅读书本:《从文自传》;作者:沈从文;2014年1月第1版;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含章;P1-281页;
阅读目标:了解一点沈从文其人
阅读方法:仔细阅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3小时,笔记1小时。
沈从文其人,未读过大学却完全可与当代任何一位作家比肩,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生长在苗汉交界处,少年时投身行伍,因着对新知的渴望只身来到北京闯人生,坎坷曲折的一生,却都在笑谈中温情地化开去。在这本自传中,他将一切经历娓娓道来,只有真实、美丑,无关道德,令我不禁沉思,是否看待这个世界应该少些道德的评判,多些真实与美丑,方能更专注于自己的成长?
从文经历的简缩:
1、出生在湘西的一个名为“镇筸”的角隅,那里苗汉杂居,他的祖父曾是清朝一位提督,父亲也曾做过一员裨将,从他父亲那里他得到宝贵的“勇气”教育及在任何困难情形中总不气馁,任何得意生活中总不自骄的人生信条,而他的母亲家族是当地的诗书家族,从文自母亲那里受到的影响更多些,母亲告诉他要认字、要认识药名、要决断—做男子极不可少的决断。
2、小小的从文,从一开始念字读书便学会逃学去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这本大书中,习得了所有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与情感。他说,他的感情流动而不凝固,应是一派清波予以了他无限的影响,从小就特别亲近水。在逃学中,他接触到社会的五光十色、世间百态,可以说小小的年纪便有了不少人生经验。
3、因逃学而常常受罚,即便受罚,聪明的小从文亦会在受罚之时利用想象来度过难熬的时光,正好进行了想象练习。
4、驱使从文不断从社会学习的求知欲望是他强烈的好奇心,因他的聪明对于认字非常驾轻就熟,于是他小时候便认为读书记字不稀奇,稀奇的是上社会大学。
5、辛亥革命前后的上千个人头,其中有造反的乡民(苗民),更多的是善良的农民;而所谓“清乡”“剿匪”其实杀的大多是善良民众。那个时候,从文目睹了这一切,他便得出没有人有权力随意地去杀害另一个人的性命这样的结论,并影响到他一生对于滥用权力的特别厌恶。
6、在从文五年的行伍生涯中,他受到了一些人的影响,致使他终于走上了“从文”的道路,首先是军队中司书的岗位,需要写一笔好字,他就很勤奋地练字;接着遇到一位姓文的秘书,从他那里不仅知道外面有一个更大的世界,还特别好奇钟情于他的《辞源》,甚或连梦中都会梦见偷翻文秘书的《辞源》;后来,他有一次受到几个小女孩嫌气的刺激,激发了他的羞耻心,觉得自己做小兵不被人尊敬,只有多读书才能受人尊敬;在他所在军队失败后,他回到了家乡做小警察所的办事员,在那里他受到他姨父的影响,开始对诗感兴趣,并认真研习了《说部丛书》及狄更斯的译书(作者有本领把道理包含在现象中)对他后来影响也很大;再后来,他到了一位颇有文化的统领官身边做书记,帮助他整理书籍、原帖、古玩、字画画,引起他之后对文物鉴赏产生了最好的兴趣,还因这个统领官的要求去报社帮忙,因而接触到了新文化与白话文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当他大病一场时,他终于反省到要去学校学那些他所不明白的问题,去新的地方看、听一些耳目一新的世界。于是,在从文二十岁那年,他毅然辞去军务,只身来到北京闯荡。
7、来到北京,他去北京大学旁听;住在酉西会馆,向右走有几百个古董店,仿佛三千年间的文化博物馆,向左走有六个世纪明朝以来的热闹市集,可以说是明清的人文博物馆;因此当他写小说受挫,他便开始顺时而转为研究历史文物了。
在读这本书时,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亲近、赞美及他对巴金所说的“不要浪费时间”。正因为从文看过太多的杀人如麻,世间的悲悯,他认为只要活着都是赚的,不要将时间浪费在小事情、小情绪上,要将时间花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人或事上。最令我受到启发的是对一个人的成长最有影响的当是家教、周边环境、强烈好奇心与羞耻心的激励,既伴随着从文的一生,也伴随着我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