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到武汉的麦德龙超市去逛了一下,我第一次来到这么大的超市,真的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简直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同一品种、不同品牌的商品陈列在一处,让那些有选择恐惧症的人无从下手。不过品种特别齐全,一些小众喜欢的口味和品种都有,而且整个超市的空间好大,一箱箱的货物一层层整整齐齐陈列在架子上,虽然看起来像一个大仓库,但是,里面干净整洁有序,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心情愉悦。
武汉以“大”著称,我们昨天逛的超市非常大,今天见到的高铁站也大得吓人。整个有三层高楼,一层都有几十米,空间显得特别大,那么多乘客也并不显得拥挤。今天在这么大的武汉站候车时碰到一位老年男人,吸引了我注意,这也算是有缘。他穿着一身中长、褐色的衣服,即像是道袍,又像是僧服,而且头上戴了一顶毛线织的帽子,因此不知道他是否光头。他就站在我后面,看面相他非常和善。于是,实在忍不住大胆问他“您是道士吗?”真是好奇害死猫,这一问就显得自己太唐突,心想他也不会回答的。没想到他回答道“我是和尚。”
朋友在一旁笑话我,觉得我有些不礼貌,老和尚笑着说“没关系的,认不出是僧是道也很正常的!佛道原本就是一家嘛!”我自认为对佛、道的思想都有所了解,也挺喜欢探究的,可是居然连他们穿的衣服都分不出来,看来我连皮毛都不懂哦!但是,能够与得道之人交流交流,这也是一种机缘啊!
他告诉我自己是山西太原人,我问他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告诉了自己的行程,他年纪大了,眼睛也看不清楚了,不知道站台上写的是什么,把票拿给我看,我一看他好像站错了站台,排错了队伍,便告诉他到旁边的咨询台问一下车站的工作人员,我们这个车次的火车正在检票,于是,还边走边叮嘱他,距离他那趟火车只有二十多分钟了,记得先找到站台!自己推着巨大的行李箱、背着沉重的笔记本电脑、手里还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简直像逃荒一样,却边走边回头,担心那位老和尚上错了车。
在红尘里奔波,不管是信仰什么,都要吃、穿、住、行、睡,都有基本的生活需求。不管是和尚、道士等等,都是人,都会衰老、死亡,我们都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对于老人,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还是应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位老和尚让我想在火车站起了曾经碰到的一位做念经的中年和尚。
记得几年前我们一家人旅游,在一个火车站,看见有一位中年男人一直坐在座位上,好像安详地睡着了,旁边有个人觉得不对劲,就拍拍他,没反应,于是,大声在他耳边“喂喂”地呼唤,还是没反应,摸摸脉搏已经没有了,于是,赶紧去找车站的工作人员去了。周围的人群里有一种恐慌的情绪蔓延着,这人怎么会突然死在这里呢?都挺害怕的。
这时,有一位中年和尚坐在他旁边双手合十为他念经,送一程这位素昧平生、西去的旅人。如果人真的有灵魂,此刻他也能够宽慰,在最后的时刻,还有仁慈的佛门弟子与他相伴、为他送行,在诵读经文的声音里,让归去的路不再变得可怕和恐怖了。和尚这虔诚的举动让有些骚动的人群安静了下来,大家默默听着和尚念经,一起来送这位陌生人最后一程。这份对人的最后关怀,体现了佛教温情的一面。
佛学就是对人的终极关怀的一门学说,是研究人死后的世界,因为中国人不强调“轮回” “转世”,认为人死如太阳落山,所以,叫“上西天”。西天大家是不愿意去,所以要宣扬那个是极乐世界,要人们祈求死后往生西方净土。佛教常常被叫做“佛学”。人能够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称为“觉悟”。彻底明了、究竟圆满觉悟的人就称为“佛”,明了而未能彻底的称为“菩萨” 。
我和那位老和尚虽然相见时间很短,但是,他让我印象深刻。一位老人孤苦伶仃,在人世间辗转流离、居无定所、一心向佛。“一盏青灯伴古佛,半为修行半入魔;红尘看破此生愿,长伴青灯伴古佛!青灯古佛伴一生,不负如来不负卿”。问世间又有多少人抛得下这繁花似锦、醉生梦死的生活呢?又有多少人斩断爱恨情仇呢?
中国人对宗教崇拜抱有实用主义的态度,求神、拜佛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往往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临事才抱抱佛脚。当然,如果求神拜佛有用,那么,“业报轮回”就不灵。所以最后倒是真觉悟了:“求佛不如求己”。其实,佛就在心中,佛就是向善,就是追求简单生活,抛弃享乐主义,点燃自己心中的善良之火,帮助那些需要自己帮助的人。
相遇了,就好好珍惜,几百年的轮回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是随便遇到的。因为缘份都是上天安排的,好好珍惜每一天,让我们生命的历程充满了快乐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