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卖到底可以月入多少?昨天路过商场旁边快递小哥换电池的充电站,大概跟他们聊了一下。有的说5000,有的说8000,其中有一个锦衣卫霸气地怼他们,你们几个都懒得要死,我上个月才搞了13,000。我又一次被刷新了认知,送个外卖是如何赚那么多钱的?大概就是每天送30单以上,工作七八个小时左右,满足这两个条件,每个月的大概收入也就5000~8000了。
如果换成是外卖员中的锦衣卫,直接可以秒杀普通白领的收入。这要如何才能做到,我们后面再慢慢说,讲得越深知道得越多,会有很多人看了会不开心。外卖员分三类:一专送,二乐跑,三众包。专送,必须要完成最低的每天12元的保底,无论你是请假还是休息,坏处是管理比较严格,乐跑入行就有站长带,众包就是赏金猎人,想接就接,反正是外包不接平台也管不了。优点是宽松自在,缺点是只能依赖个人的自律性,这种一般都是新手在跑。
专送的老手会把单分给这些众包骑手,专送转手多了,对于平台的管理效率不利,因为众包喜欢挑肥拣瘦,今天干了搞不好,明天又休息了。为了加强对众包骑手的管理,外卖平台推行了名为‘乐跑骑手’的政策。大量的订单被划分给了乐跑骑手,对于乐跑每天的出工时长也是有要求的。
这三类工种中还会分出青铜和王者的不同段位,评定段位是依据累积的单量来区分。一单起步收入3.5元,如果每月能够完成固定的单量,就会出现梯度结算。打个比方800单,每单6块最高是8块,不要认为收入就是8块×1000=8000块这么简单,假如能达到梯度的单量,平台还会有百元千元的奖励。
假如你的段位足够高,你同时可以接单的数量也会放宽,比如说青铜同时可以接最多6单,王者同时可以接12单,这个12单大概要多久完成,平均是8分钟。有的时候同时接两个平台,一下18个单,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样子就能干完。
送外卖增收的核心秘诀就是熟悉路线的前提下,多劳多得。踦手每天都有5次的拒绝权,高手第一就会把两地相距较远的单去掉,美食城的单子商家出餐效率最高,最完美的单子就是一组美食城送进一栋写字楼,月入13,000,靠的就是这种单子。日本料理是外卖最反感的,出餐慢,卖一单卡一串卡。
送外卖时他们还有人碰到一个奇葩,那个订单是11:10接的,然后顾客预计送达时间是在11:50,外卖员大概11:30给他送到了,买家说要给外卖员和商家,一人一个投诉,说是送得太快了。送得太快了也有毛病?
对,有毛病!买家当时还没有下班,他要赶上他预计的那个点,也就是11:50送到给他。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关乎自己时把自己当做上帝,你我皆凡人,生活不易。
平台都希望商家和外卖员2选1,既然商家可以开双平台?那骑手为什么又不能呢?今天可能说你这个平台它的价格太低了,然后换另一个平台,反正都是送用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同工不同酬,怎么选都不用说的了。那么美团跟饿了么哪家好?小哥们呵呵一笑:一丘之貉。
平台解决灵活用工的问题,大部分外卖员来源于农民工,打工者,餐饮等,创业失败的者。黄兰两家的骑手注册数达到惊人的500万人,当谈到解决就业时,外卖平台大搞特殊,当有一些争执矛盾时,外卖平台却毫不作为。虽然外卖员他们穿着黄和蓝的衣服,但他们并不是黄蓝的正式员工,但是这种灵活,到底是一种无奈还是一种逃避呢?
平台属于劳务派遣,甚至说快递行业也属于劳务派遣,很多公司避开了在职人员的福利待遇,例如你的年终奖,又或者你万一出什么事千万别来找我,因为我跟你没有关系。
一个有科技含量的模式,比如同一条路线一个翻墙的外卖员比其它人少用了三分钟,而其他外卖员不翻墙,但是外卖平台的系统,却把这个抄近路的时间纳入了统计,以后让这个区域所有的外卖员的送餐时间,都压缩三分钟。科技无罪,如此精算,如何才可以不被理解为是一种压榨?平台用数据驱使外卖小哥,那么由谁又来驱动平台走向更加公平。
回到挣钱,任何一个生意做到一定体量,就会形成一个商业生态,劳务外包公司帮巨头分忧,做到大甚至做到上市,外卖站点可以参与商家抽成的分佣作为激励,同时会印制一些商家的传单,让外卖员精准投放给顾客。还可以帮平台招外卖员,一个外卖小哥如果干满三个月完成了指标,招聘人员就能够得到外卖平台3000块奖励。
再说说这个电瓶车换电站,外卖小哥一天骑行120公里,需要换3次锂电池,一块锂电池售价2000块,办了会员的,就可以在站点不限次数换电池。一个站点,假如服务200名小哥就能月入4万多块。其实没有一个人把送外卖当成长期职业,尽管已经有人干了三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更多的外卖员都希望能开一个自己的小店,不用像现在一样风吹日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