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14日,除夕夜,营房里面锣鼓喧天,每个人脸上洋溢着过年的喜悦,在营房的一边,临时拼凑的餐桌上,面粉和饺子馅早已准备好,炊事班的同志带着2连各排选出来的包饺子能手在全力以赴的为大家包饺子。连续几年的干旱让戈壁滩上的田地减产严重,地里种不出庄稼,大家的吃饭变成了问题。幸亏有其他建设兵团的支援,从西边调来的小麦、高粱和青稞为主要食物,每个兵团战士每月供应三两胡麻油,因为过年,所以在餐桌上出现了罕见的鸡蛋和四川腊肉,过冬蔬菜也是全靠支援,土豆、卷心菜、胡萝卜,洋葱,这些蔬菜是很珍贵的,必须储存在菜窖里,从腊月一直吃到次年5月。
虽然日子不好过,可是现在全国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总体都是紧巴巴的,每个人都是定量供给,一个萝卜一个坑。兵团虽然食物单一,经常吃不饱,但是却还没有闹出饿死人的惨剧。
杜思珍看到大家热热闹闹的样子,睹物思人,情绪有些低落,又是一年春节到,不知不觉中,在兵团已经6年过去了。当初自己和弟弟15岁来到了这里,天不怕地不怕,要创出一条自己的路,可是现在才知道很多事情并不是自己所设想的那样美好。大哥还在部队,自己和弟弟又在兵团,几年才能见一次父母,此刻爹妈是怎么过年的呢?每逢佳节倍思亲,还好弟弟杜思全来到二连陪在身边一起过年,才让自己的稍稍有些安慰。
“当当当……”春节团拜节目开始了,自从3年前杜思珍在宣传队夜晚遇狼死里逃生后,她就主动从宣传队上退了下来,接替了原一排排长李新的工作。
这几年的兵团和刚来的三年不太一样了。大家工作的重点不再全是开荒种地,建设边疆,而是增加了很多其他的内容:学习汇报思想,读报,背语录,写大字报,搞串联,辩论;建设工作还在做,可是却不是首要任务。当年大干红十月的激情早已不在,前些年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的良田和果树林有部分已日渐荒芜,再加上自然环境的干旱,严重影响到了地里的收成。
指导员开始发话了:“同志们,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春节团拜会大家都准备了精彩的节目,这关系到我们连的思想文化阵地是否被资产阶级所占领,今天最精彩的节目会被选中参加团部的年拜会,所以大家一定要严肃对待,下面有请三排表演诗朗诵《接班人之歌》。只见三排部分人员依次排列,一起朗诵到“未来的大厦谁来建,未来的天地谁主宰,革命的红旗谁来接,亲爱的党啊,我们、我们、我们年轻的新一代……”
台上斗志昂扬,台下报以热烈的掌声,杜思珍和弟弟仿佛也被这片刻的欢乐感染了,仿佛暂时忘却了思乡的哀愁。
团部决定各连改善住宿条件,二连新选择的营地位于团部机修厂北面的空地上。团部要求各连抽调人手在七月动工,最迟在三个月之内将所有新营地建好。
经过领导研究决定,杜思珍所在的二排被抽调执行此建设任务,杜思珍带领二排所有人员奔向施工现场。
二连新营地所在地还是一片茫茫的戈壁滩,荒凉,空旷,渺无人烟。七月的戈壁滩骄阳似火,酷热难当,高原上的紫外线把二排的女战士们一个个晒得黑里透红,早已看不出城市小女孩的白皙水嫩。
好不容易到了工地报道处,工地负责人是两个圆脸的军人,其中一个人看着杜思珍,看看清一色的娘子军一排,诧异的问到:“你们确定是二连派过来的吗,这活不是女人能干的!”杜思珍抬起胸脯,一个立定,郑重的说到:“同志,我们是二连一排,接到上级命令,来执行新营地建造任务。”报到处的人苦笑一下,摇了摇头:“这活你们干不了,我建议你们回去,换男同志过来,你看,其他连部派来的全都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你们真的不行。”杜思珍回头看了看一排的女战士们,大声喊道:“大家说行不行?”“保证完成任务!”大伙齐声回应,整齐而响亮。
杜思珍命令所有的人卸下行李,并向负责人做了保证,先干几天,如果不行的话就打道回府。
在这帮年轻人的心中,似乎从来就没有不行这两个字,大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任务,不能让其他连男战士小看。大家快速的搭建了一个简易工棚,20多个人在地面上铺上几层麦草,就地而卧。
大家要面临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制作水泥块,这种水泥块为了保证质量,整体的制作过程要求非常严格,要用沙子、水泥、石子和水混合在一起。水泥块所有的配料都要依次过秤,按照要求比例配料。第一步是灰料兑水成浆,第二步倒模成型,第三步搬运成品洒水养护。
刚开始的几天,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很吃力,一百斤重的水泥没有一个人能抱起来,只能两个人抬;二百多斤的石子料必须由两个女战士拖着向前,一天干下来,所有人胳膊都是红肿的,晚上戈壁滩上的毒蚊子又咬得大家睡不安稳。可是就是这样的情况,没有一个人诉苦抱怨,杜思珍看在眼里,随心疼却不能多说什么,只能给大家鼓励打气,咬牙坚持。
大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每天都会趁天不亮提前赶到工地,每天也是干到夜晚繁星满天时才回去休息,就这样,一个星期,两个星期,渐渐的,一排的工作效率在提高,女战士们的力量也增强了,几乎每一个人一把就可以扛起100斤重的水泥一路小跑,以前靠拖着走的石子料也只需要2个人抬起来就走,活越干越轻松,进度越来越快,一排的任务进度渐渐逼近了其他男战士的进度,一个月下来,竟然追上了其他连男战士的建设进度。
就这样,一排女战士竟然在两个月的时候提前完成了建设任务,看着自己亲手搭建起来的新营房,大家心里别提多开心和自豪了。
英雄女一排的事迹传开了,团长亲自下来视察慰问,决定就在新营地组织一场各参战单位的军民大联欢,因为这次的新营地建造任务,参与建设人员不仅仅是兵团的抽调人力,还有附近的驻军部队也派了人手,另外还有当地公社的民工。
杜思珍以前是宣传队的骨干,排节目这种事情对于一排来说轻车熟路,大家纷纷行动起来,将身边的真实故事编成说快板的形式来展现出来,另外还编排了农垦战士舞,骑马舞等等。
演出的这天到来了,英雄女一排的女汉子们此刻变身为文艺小能手,大家把从身边能用的东西都贡献出来,自制手鼓,还从团部借了一个手风琴,大家稍作打扮,化身为一个个飒爽英姿的女战士,光彩照人。当杜思珍带着大家在台上亮相起舞时,台下阵阵喝彩声不断。大家仿佛穿越到千年前的戈壁滩,领略到丝绸古道的兴盛。
台下的团长宋志成看的津津有味,旁边的政委赵刚看到了这一幕,稍作思考,计上心来,叫来身边的干事嘱咐了几句。
杜思珍下台后,便被单独带到旁边的一处临时营房,只见里面坐着政委赵刚,身边站着2名战士。
“杜思珍同志,你好,你们这次在建设营地的任务中完成的非常出色,给我们团树立了好的榜样啊!”赵刚亲切的说道。
杜思珍大声说道:“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是我们必要要达成的。”
赵刚满意的点点头,问到:“你今年几岁了,来兵团几年了,有没有考虑过终身大事呢?”
杜思珍心中大吃一惊,但是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一一作答。
赵刚听完,仿佛很满意,“在我们这个革命大家庭中,很多领导干部为了革命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很多人到现在都是形单影只。革命的种子不能断,必须延续下去,今天我给你做个中间人,你觉得宋志成同志怎么样,你们俩要是能成为革命夫妻,那也是对我们革命工作的一大贡献啊。”
杜思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和团长扯上什么关系,政委的一席话让她左右为难。
赵刚仿佛看出了杜思珍的犹豫,笑了笑:“这样吧,杜思珍同志,你回去好好的考虑一下,不用今天就给答复。”
杜思珍忘记了自己是怎么走出房子的,内心没有欢喜也没有恐惧,结婚这件事情突然一下子就跳到她的面前,让她有些措手不及,来不及思考。21岁了,似乎也是要到结婚的年龄了,可是人生的路还那么长,难道就这样把自己嫁出去了吗,内心仿佛有些声音在呐喊,“不要同意,不要同意。”但是如果一辈子只能留在这戈壁滩的话,这也许也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杜思珍第一次感到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