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天地7》


【原文】


泰初有无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②,有一而未形③。物得以生④,谓之德;未形者有分⑤,且然无閒⑥,谓之命;留动而生物⑦,物成生理⑧,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⑨,谓之性。性脩反德⑩,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11);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12),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13)。


【注释】


①泰:同“太”。初:始。在庄子的哲学观念中,宇宙产生于元气,元气萌动之初就叫做太初,因而“泰初”也就是宇宙的初始。

②一:混一的状态,指出现存在的初始形态。

③未形:没有形成形体。

④得:自得。“物得以生”是说万物从浑一的状态中产生,即所谓自得而生,外不借助于他物,内不借助于自我,不知所以产生而产生。

⑤未形者:没有形成形体时。分:区别,指所禀受的阴阳之气不尽相同。

⑥閒(jiàn):“閒”字之古体,今又简化为“间”,指两物之间的缝隙。

⑦留:滞静,与“动”相对应。阴气静,阳气动,阴阳二气之滞留和运动便产生物。一说“留”讲作“流”,“留动”亦即运动。

⑧生理:生命和机理。

⑨仪则:轨迹和准则。

⑩脩:同“修”,修养。

(11)喙(huì):鸟口。

(12)缗缗(mín):泯合无迹的样子。

(13)大顺:指天下回返本真之后的自然情态。


【通译】


元气萌动宇宙源起的太初一切只存在于“无”,而没有存在也就没有称谓;混一的状态就是宇宙的初始,不过混一之时,还远未形成各别的形体。万物从混一的状态中产生,这就叫做自得;未形成形体时禀受的阴阳之气已经有了区别,不过阴阳的交合却是如此吻合而无缝隙,这就叫做天命;阴气滞留阳气运动而后生成万物,万物生成生命的机理,这就叫做形体;形体守护精神,各有轨迹与法则,这就叫做本性。善于修身养性就会返归自得,自得的程度达到完美的境界就同于太初之时。同于太初之时心胸就会无比虚豁,心胸无比虚豁就能包容广大。混同合一之时说起话来就跟鸟鸣一样无心于是非和爱憎,说话跟鸟一样无别,则与天地融合而共存。混同合一是那么不露踪迹,好像蒙昧又好像是昏暗,这就叫深奥玄妙的大道,也就如同返回本真而一切归于自然。


【学究】


这篇文章和老子《道德经》的内容很雷同,不再展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地 第十二 【原文1·8】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閒,谓...
    海上明月共阅读 1,586评论 0 0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008评论 0 33
  • 《南华经》,即为我国大哲学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庄周和他的门人所著的《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汉书艺文志》著...
    知创快讯阅读 3,297评论 0 1
  • 人生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每天只知道吃饭睡觉睡醒了赚点养活自己的钱在重复吃饭睡觉,这仅仅只比动物多了一个赚钱...
    angell20043阅读 451评论 0 1
  • Life Life Life What is it It is the money It's the money ...
    状元大人阅读 1,878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