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史记》中,姜太公之后、齐桓公之前的齐国君主,比较有故事的一位是齐襄公。
齐襄公不大光彩的一生里,有一颇令人瞩目的事件——爱上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
文姜后来嫁与鲁桓公,成为鲁国夫人。
出嫁之后,大约齐襄公相思成灾——那时没有电话也没有微信,更不好用书信表达如此私密之情,只能干熬着。
幸好,鲁桓公带着夫人回齐国省亲了。
齐襄公如久旱逢干雨,颇不及待跟妹妹又搞上了。
结果不小心让“鲁桓公知之”。
眼皮底下公然出轨,大舅子兼前男友变成了奸夫,鲁桓公当然不干了。
于是“怒夫人”。
大约当时的鲁桓公也是挺无奈的:在娘家的地盘啊,除了怒,又不敢有所动作——比如将夫人打入冷宫之类。
尽管如此,桓公夫人还是怕了。
“夫人以告齐襄公”——哥哥情人,你快告诉我该怎么办吧,我一回鲁国要被扒了皮啊。
齐襄公为心爱之人不惜赴汤蹈火,人一旦没了顾忌,事情就比较好办了。
他宴请鲁桓公,将鲁桓公灌醉——大约鲁桓公自己也想喝醉吧,一醉解千愁啊。
醉后席散,齐襄公有个兄弟叫彭生,是个大力士。
他命彭生将鲁桓公抱上马车,彭生应喏,两手青筋暴起,伸入桓公肋下,略一合围,咔咔声响,鲁桓公的六根肋骨碎成了渣,当下死在马车上。
据《史记》载,文姜自此不敢归鲁,留在齐国。
而据《左传》,情人妹妹先扶丧回国,办完丧事,又返回齐国。
总之,齐襄公与文姜兄妹二人,天长地久比翼双飞有情人终成炮友。
这段兄妹恋延续至八年后齐襄公被杀。
而鲁国因国力不济,亦对这对兄妹无可奈何,虽然撑面子也派人到齐国责问,然齐襄公将彭生杀了也将就搪塞了过去。
显然太史公是很恶心这段不伦之恋的,所以用“私通”二字来形容此二人的感情。
显然,我们现在的价值观也是不能接受这种乱伦恋情的,尽管齐襄公与文姜的爱情是真正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然而,抛开伦理的因素,你不能否认,这是一段真爱。
二
我们知道爱情中的伦理关系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变化的。
群婚时代,父女、母子、兄妹都可以发生爱情。
之后禁止血缘婚,逐渐禁止族内婚。
所以,假如齐襄公与文姜在群婚时代,他们的爱情或将受到祝福。
而在齐襄公的春秋时代,以至于漫长时期内,人们仍然允许表兄妹发生感情以及结婚生子。
在西方,至少到巴尔扎克时代,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的清末时期,仍然视堂兄妹结婚为正常——欧也妮·葛朗台不就爱上了自己的堂兄么?
假如不是人们逐渐意识到血缘结合不利于繁衍后代,大约直至今日同一个家族之间的男女仍然可以谈恋爱吧?
所以,爱情是可以被世俗规范所引导的——我们现在不都如同司马迁一般觉得齐襄公之恋令人不齿么?
但司马迁一定不认为表兄妹结婚也是乱伦——汉武帝第一位皇后娶的便是亲姑姑的女儿。
而我们现在当然已不能接受跟舅舅或姑姑的女儿恋爱。
但世俗规范一定无关爱情的本质,突破人伦的爱情从未真正断绝过。
前几天不是还有新闻报道美国一对母子坚持要结婚么?
而另外一对著名的乱伦爱情——唐玄宗与杨贵妃,却受到无数人赞颂,还催生了煌煌名作《长恨歌》——别人的扒灰叫扒灰,他们的扒灰叫爱情——我们实在从来没搞明白,爱情是啥玩意儿。
三
再来说说几个不乱伦的爱情故事。
1、牛郎与织女
伟大的无产阶级贫苦农民——牛郎得家养老牛指点,偷窥织女洗澡,流了一地哈喇子的牛郎还无耻地挟持了织女放在河边的衣服,要挟光溜溜无处躲藏的织女嫁给自己,否则衣物没收。
织女无奈,居然同意了——然后这俩人生儿育女,之后还生离死别。
据说这叫爱情。
这明明是以撸管为生的穷屌丝胁迫傻白甜的故事,而且两人明显智商余额都不足。
当破衣烂裳的牛郎高举织女内衣外裤,一脸淫笑面对光溜滑亮瑟瑟发抖的陌生少女裸体时,爱情在哪里?
2、孟姜女哭长城
新娘之夜,正要入洞房时,孟姜女之夫范杞梁被破门而入的秦兵抓去修长城,埋骨他乡。
孟姜女万里寻夫,哭倒长城。
据说这叫感天动地的爱情。
这二人大约还不熟吧?
即便范杞梁不死,孟姜女能在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长城工地里众多民工中认出他的丈夫么?
她万里寻夫,恐怕并非为了坚守一份爱情,而是希望找回自己的家庭。
3、许仙与白娘子
据说许仙前世曾为牧童,无意中救了法力尚浅的白蛇一命。
千年之后,修得人形的白蛇化为白娘子欲寻许仙报恩。
那么问题来了,白娘子对许仙是恩情还是爱情?
至于许仙对白娘子,显然是有犹豫的,否则不至于在法海的蛊惑之下,摇摆不定,终于还是对白娘子下了雄黄酒。
这两位,你确定是真爱?
以上是中国最著名的三大爱情故事。
个个情节曲折,催人泪下,然而当我们仔细推敲,发现漏洞百出。
牛郎织女如果谈得上爱情,恐怕也是先结婚后恋爱,婚前,我断不同意他们是有爱的,对牛郎而言,恐怕只有生理欲望以及成家的渴望,至于织女为什么会同意,我就搞不懂了。
孟姜女与丈夫一天都没相处过,更谈不上恋爱,何来爱情?有的,恐怕只是基于对家庭与丈夫的道义和责任。她之痛哭,恐怕哭自己命运的成份要多于哭丈夫——怎么可能会为一个还不熟悉的人,哭倒了长城?
许仙与白娘子的所谓爱情,始于报恩,终于猜疑,其间有几多真爱,始终令人怀疑。
我们为什么会歌颂这样的爱情?这真是一件非常蹊跷的事儿。
我们,真的明白啥是爱情吗?
四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的爱情说了等于没说:“爱情是男女相爱之情。”
度娘说爱情的传统解释是这样的:“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它通常是情与欲的对照,爱情由情爱和性爱两个部分组成,情爱是爱情的灵魂,性爱是爱情的能量,情爱是性爱的先决条件,性爱是情爱的动力。”
然而这种解释也没有说服力。
首先:“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就有问题,要求太高了。
“无所不尽其心”热恋期或许能达到,平淡期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专一”也很有问题,这仅仅是当代的价值观,这也意味着长期以来三妻四妾时代的男人,都没有过爱情——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情爱是性爱的先决条件”更有问题,古代入洞房交配的男女恐怕只有性爱没什么情爱——那时他们都还是陌生人呢。
也有很多科学家试图从生物学角度解释爱情:
《爱和吸引力的新科学》说:“传统观点认为人类爱情和性渴望在感情关系确立初期达到极致,而后会日益淡漠转而变为亲情。情侣间如已相恋、又彼此相依恋恋不舍、意乱情迷的遐想状态在双方相处15个月内开始淡化,10年后已经渐变为亲情,也有例外,若双方是否懂得经营婚姻,从而使之化成相濡以沫的爱情,这样爱情即不会于升华为亲情后消失。”
还有人说:
“研究发现爱情在脑内的化学活动和吸毒上瘾一样。分手不久的人脑部扫描显示,伏隔核区域有额外活动。爱因斯坦医学院神经学专家露西·布朗说,这一现象代表渴望,“与对毒品的渴望类似”。”
………………
关于爱情还有无数解释,但我们事实上从未搞清楚什么是爱情。
我们常说“爱情是盲目的”。
盲目的恐怕不只是我们不知该跟谁恋爱或如何谈恋爱,更盲目的是我们为之心心念念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模样?我们以为都懂,其实不懂!
对于一个从来都不懂的东西如痴如醉, 显然是因为本能而非理性——当我们将一种非理性的情感视为生活的准则,甚至视为生活的目标或意义,那么陷入混乱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