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前最后一次默写,小伙子错了6个,班里最少的同学错3个。
一般家长会说:“怎么错那么多,这几个不是周末在家刚刚默过嘛,怎么又错了!”“这个之前已经默过了,怎么会错了呢!”
皇妈的风格是先肯定,再指出问题,最后找办法解决问题。
所以今天的谈话内容是这样的。
“你觉得今天的默写怎样?”
让娃自己对自己评价下。有时孩子已经知道自己做得不够好,会自责,所以这个时候给机会他说。
既然孩子已经自我反省了,我们大人就不要多此一举,去给他添堵了。
难不成要像上海那位妈妈一样,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火上浇油,结果孩子一气之下跳下桥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错了6个,有点多。”语气中略带惋惜。
敏锐地捕捉到孩子的自责情绪后,皇妈也就不在纠结“你到底知不知道错得有多严重”。毕竟孩子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全对的。
每次给娃分析默写错的地方,也是一次良性亲子沟通的机会。因此他从不害怕默写回来后的分析和反思。
比如今天的默写错了个“转”多音字,zhuǎn组词组成了“转自”和“传”zhuàn,混淆了。趁机给娃讲解了下,啥叫“自传”,为啥“自传”是单人旁,而“转身”的转是车字旁。
壳qiào组词“甲壳”。他在课外看到这个词语记了下来,今天默写写了这个被老师批叉。回来和皇妈说有这个词,查了下资料,发现他是对的,立马肯定他。不是说你错,只是考试和默写要写常用词语,利于得分而已。这样还愁他记不住吗?!
考试也是如此。一年级有次语文单元考考砸了,他还开心地跑来和我说,今天语文考了86分,还把卷子给我看。原来是组词,给“故()”,他在括号里只写“事”,而不是写“故事”,整个部分全扣了。
在孩子知道错的情况下说严厉的话,是最伤害孩子的,是语言的bao力。
这种比身体的伤害更打击孩子,让其丧失信心,所以请好好说话~!
每次分析默写也是帮助娃记忆的好机会。
顺便自己学到的记忆方法给娃用上。
比如记忆10个两个字意思相近的词语,用故事串联法。从娃熟悉的事情着手,以故事的形式缓缓道来,中间插入个小笑话,娃就记住了。
“学习既要勤奋,也要讲究方法。”这是老师教他的话。
还有个方法是让孩子做小老师。
有些字词大人的读音都不标准,但孩子知道什么是标准读音。
今天在给他默写的时候,“京”给他读成了jīn,他说妈妈这个字有后鼻音;妈妈,屎壳郎的郞读làng等等,举不胜数。
每次他指出错误的时候,皇妈不尴尬,也不难为情,他能指出说明他有用心在学。
这学习的责任就变成了他的,而不是我的。
最后建议每位家长做孩子学习中的伙伴,而不是对手;做孩子学习中的同学,而不是长辈;做孩子学习中的益友,而不是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