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叙略杨连山

寒假结束一开学,学习的时间更紧了。眨眼三月过去,天气渐渐暖和了。有一天中午去食堂窗口花了二两饭票,买了一碗芝麻叶包谷糁稠面条,正要吃呢,抬头见教历史地理的党老师也端了饭碗,笑眯眯的走到我跟前说,杨连山这一段背的咋样了?我问你俩历史题。具体内容是啥,如今浑忘了,只记得我回答后,党老师满意的点点头说,这一段你好好复习历史地理,过一段县里要举办文史地竞赛的,我打算叫你参加。我听了党老师的话,心里一阵激动,攒足了劲儿要抓紧时间背题。

周五的下午,上了两节课后,党老师到教室喊了我、常安、史金、李超等五个同学出来说,今儿下午,咱们去社旗县城一高参加文史地竞赛,走,咱们到李店街坐车去。于是党老师领着几个人去李店街北头公社院东面的客车临时车站。说是车站,也没有候车室,就在路边的电线杆上挂了一个牌子。到那儿客车还没有来,等了一会儿,驶过来一辆客车。几个人上车,车上没有别的乘客,找了座位坐下。党老师扭头四下里一看,车里只有我们六个人笑道,这是给咱们派的专车。我坐在座位上,感到很新奇,我还没有坐过客车呢,平生第一次坐客车很新奇,又觉得有点陌生,陌生到不敢置信的程度。到社旗县城,这是我第一次跑这么远进县城,只感觉街上人挤人,见人过来了躲不及。党老师领着我们几个七拐八拐,到了社旗一高。快黑了,到饭点要吃饭了,买了饭票发给我们,就在学生伙上吃了晚饭,晚上就安排在学生宿舍里住。安排好我们几个学生,党老师出去了。及到十来点时回来,党老师喝了酒,脸红红的,吸着烟,眼睛里放着光笑道,找一高的历史老师去了,喝酒中间想套问一下竞赛的题,不说。一宿无话不提。

看官听说,第二天上午第一场靠的是历史,监考的老师是一个中等个子的女教师,衣服整洁,梳着齐耳短发监考。她发了试卷,就坐在讲台上,就那么静静的坐在那里,显得那么文静高雅。在静静的考场上,我顺利地答完了题,又复查了一遍。考试结束的铃声一响,我就出了考场。第二场是考地理,感觉题都会。中午在学生食堂吃午饭,是蒸面条。在窗口交了饭票,厨师就递出一碗,几个人立在食堂前的空地上吃着。这是第一次吃黄灿灿有肉的蒸面条。香喷喷的蒸面条特别好吃,特别香,满嘴香味。吃着软中有劲道的面条,心里感觉很幸福。平日里在李店高中食堂吃饭,是就着豆瓣吃自己拿的杂面馍,多咱儿也没有舍得买过菜,成天就不见个油星儿。突然能吃上这么好吃的蒸面条,实在是人间第一美味。

下午考语文,交卷出场后,找到早已经在考场外面的党老师。竞赛结束后,组织方就不安排在一高食宿了。而坐车回去又没有了客车,党老师就领着去位于电影院西面的社旗县招待所,住在三楼的一个房间里。吃了晚饭,党老师说,晚上没有事儿了,电影院放的事啥电影,咱们去看电影。于是一干人到了招待所东面的电影院,常杰到西北角的售票窗口买了票,是楼上的座位。走进电影院,电影已经开始播放了,音乐声响着。灯息了,黑影瞎火的也看不清楼梯,几个人在黑暗中,跌跌撞撞上到二楼,座位上坐满了人。在看电影的人们中,摸索着找到座位坐下来,往下俯视着看。因为已经开始放映了,不知道前面的故事,情节就连接不上。看着很宽大的屏幕上人影晃动,飞机掠着海面飞行,惊险无比。原来是宽银幕彩色外国故事片。以前在老家,四外庄放露天电影了,能跑十来里去看,大多是窄银幕黑白故事片。乍一看彩色宽银幕电影,感觉太震撼了,太好看了。这个时候只见男主人公理着平头,戴着墨镜,穿着风衣,骑在马上奔跑,真是酷毙了。过了一会儿,又见男主人公开着飞机,机翼掠着海面的波浪飞行。而女主人公头发卷曲着,像大绵羊尾巴上弯弯曲曲的羊毛,也穿着大衣在满是人的大街上走过。就这样高高的坐在二楼,从上往下俯视看着,迷迷糊糊,懵懵懂懂的,看的心里一片迷茫。多少年后才知道,那晚看的是日本巨星高仓健和栗原小卷、真优美主演的宽银幕故事片追捕。此片一放映,立即在社会上兴起了一股高仓健热,栗原小卷、真由美热。男青年竞相学着高仓健的样,理个小平头,戴着墨镜,身穿风衣,真是自我感觉帅呆了。而女青年则是都烫了发,穿着风衣在大街上摇摇的走过。第二天,党老师领着出了招待所往西走,折而向南,扭头一看,太阳咋在北边的天上啊,又往前走了一段,在大街上的饭店吃早饭,是豆浆油条。这又是难得品尝的美味,还是第一次喝豆浆呢,这才知道,原来还有豆浆这种饮品呢。

这次参加社旗县文史地竞赛去县城,创造了我人生的十四个第一,第一次坐客车;第一次在社旗县一高学生宿舍住了一晚(也可能是一生唯一一次在社旗县一高学生宿舍住的一晚);第一次吃学校食堂做的蒸面条;第一次去县城;第一次住社旗县招待所;第一次住三楼房间;第一次在县城电影院二楼看电影;第一次看日本宽银幕彩色故事片;第一次参加社旗县县级竞赛;第一次获得县级竞赛奖;第一次在奖励中获得十元奖金,也可以说是掘的第一桶金;第一次在早晨走在县城大街上转向;第一次在县城大街的饭店吃早餐油条;第一次喝豆浆。

参加文史地竞赛后约有一个星期,一天下午第三节要召开全校师生大会的,我搬着凳子排队,心里迷糊着开会干啥的呀。会议开始后校长讲话的才知道,是表彰竞赛获奖者的。原来竞赛的结果出来了,是校长王国明去县城领的奖。有五人参加竞赛,四人获奖。校长回来笑着说,别的高中有的一人获奖,有的没有获奖,我领了一卡子奖,别的高中校长都眼气的很。于是开全体师生大会表彰。县教育局发了奖状、钢笔、笔记本;学校又给每位获奖学生发了十元钱,十五名获奖者中我获得了第八名。听校长说,获得第一名的是社旗县一高的女学生王元秋,奖品是一个袖珍收音机。我激动的步履蹒跚也不知道是咋着走上台领了奖。奖状、钢笔、笔记本也不知弄哪儿去了,十元钱很长时间舍不得花,后来咋花了,也忘的干干净净,这一表彰学习的劲头更大了。

记得一天晚自习下课后,李店街北头公路边放映电影智取威虎山的,班里的学生也不忙着睡觉,都跑去看电影了。我也随着大家去看电影,看到杨子荣边跳着舞边唱,党给我智慧给我胆,千难万险只等闲。为剿匪先把土匪扮,似尖刀插进威虎山。誓把座山雕,埋葬在山涧,壮志撼山岳,雄心震深渊。待等到与战友会师百鸡宴,捣匪巢定叫它地覆天翻!那高亢的唱腔响彻云霄,听得震撼人心。记得还看过一次电影是朝阳沟,银环唱的很好听。心想这不都是西方的歌剧吗。

有一次早自习,我拿了政治复习资料,到学校东面水坑东南角的麦地头背书。吃早饭时要回学校吃早饭的。走到公路上,见从学校操场南面的地头小路上,往南走着一个上穿白衬衫,下穿军绿裤子的人。一看是大哥,忙喊,哥你来了。翻过小沟,上到地边。大哥笑道,昨天来检查工作的,今儿早去学校找你,老师说你到校外背书去了。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说毕,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五元钱递给我,我接了,然后大哥往南去公社院去了。如今我退休了,每个月有养老金,那数字与五元相比,那是个天文数字,五元钱就少到几乎微不足道。但是在我的心目中,一九七九年春上那天早上,大哥给我的五元钱分量极重极重。我终生都忘不了那五元钱,忘不了那五元钱是大哥给我的;忘不了大哥给我的帮助;忘不了一九八五年秋天大哥把我调到了社旗县三初中,忘不了嫂子做媒让我与小琴相识并结婚,娶为妻子,使我从此后有了一个妻子,有了一个家。

说话不及到了五月份,社旗县教育局举行了高考前的模拟考试。

有一次周日回到学校,到后勤处交白面的,称了啦,往大簸箩里倒时,猛一用力,一些白面倒在了簸箩外面的地上。后勤处会计经来看见了说,你慢慢地倒,倒地上了,得扣一些斤数,扣半斤吧。面黑一些不要紧,不能倒地上撒了。我听了也没有言声,心里却心疼扣的那半斤白面。过了几天不知干啥的,去了后勤处,经来老师坐在里间办公桌前笑道,杨连山,又一本高考地理复习资料你要不要,定价是八毛钱。我一听,心里可高兴了,正缺背的地理复习资料呢,忙说可要啊。交了钱拿了书,回到教室都开始背了起来。有些题旁边有图,就对照着图背地理知识,感觉着记的可快了。后来想着大姐王哥在四川工作,就写信让有人出差了,买一些高考复习资料寄回来。写了信不久,厂里姓周的同事回家探亲的,到徐庄给我拿来了一些五几年的各科老课本。大姐又寄回来了成都编的政治高考复习资料,我都赶紧背。不知在啥时间,在背时找不到了。高考前一天下午,到考点青台高中南面的青台小学,晚上安排住在教室里。我坐那背书的,突然发现一个布袋里,有一本白色的政治复习资料像是我的,抽出来一看,似曾相识,果然是大姐寄给我的政治复习资料。忙打开抓紧时间背起来。这都到考前了,丢了后很长时间背不成。可能是同学常超没有给我说,偷偷拿走了。记得那年高考成绩公布后,我的地理考了八十七分。在一九七九年地理考八十七分,一百分是满分能考八十七分,算是考的比较好的吧,我是比较高兴满意的。其实历史背的时间更长,历史比地理下的功夫更大,历史却只考了七十六分,没有地理考的好。地理没有花多少时间背,学习时就是利用地图对照着图上的内容去记忆,更直观些,学习时就容易的多,这可能是我地理考的好的原因之一吧,也有可能是那一年的地理题容易一些,别的同学也考的很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渐渐的天气冷了,下雪了。有一天上午,阳光很亮,也很暖和,校园里白杨树的叶子快落光了,尚有三两片金黄的叶子,在明丽的...
    瘦竹斋阅读 36评论 0 0
  • 一九七八年春期快结束时,要分文理科的,那时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因为基础差,人也笨,上课听不懂,啥也不会,只好报文...
    瘦竹斋阅读 10评论 0 0
  • 精明的化学老师任有义 当我坐在电脑前想写一写任有义老师时,他那亲切的微笑和精明的眼神立即就浮现在我的眼前,老是在眼...
    瘦竹斋阅读 2,425评论 1 0
  • 演讲稿 让我们一起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下(上)午好。 我叫杨连山,1962年6月,生于南阳...
    瘦竹斋阅读 3,989评论 2 1
  • 本应过了春节开学升初一的,要进行学制改革,多上了一个春期,改为秋期升初一。进入一九七五年批林批孔运动持续开展。有一...
    瘦竹斋阅读 2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