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细胞追踪在从干细胞治疗到癌症转移研究等多种应用中都有价值。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细胞注射或植入之前,使用特异性造影剂直接标记细胞,如用于磁共振成像(MRI)的氧化铁或用于核医学成像的18F-FDG。
但是在细胞追踪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细胞分裂导致标记稀释、造影剂从细胞中泄漏以及吞噬死亡细胞释放的造影剂的巨噬细胞的非特异性标记等干扰因素。所以这种外源性标记方法只适用于短期研究,不能达到长期监测的需求。
多年来研究发现各种细胞内的报告基因发光成像可以用于追踪细胞。例如用于生物发光成像的萤火虫荧光素酶、用于核医学的单纯疱疹病毒-1胸苷激酶和用于MRI的铁蛋白报告基因。
由于MRI灵活的背景组织对比度、无限的组织穿透深度、无辐射以及与生物发光成像相比优越的分辨率,这些条件都使铁蛋白在细胞追踪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由于MRI需要极高水平的铁蛋白和/或铁才能达到必要的检测灵敏度,而信号变化的开始是缓慢的,因为铁需要几天的积累,为了打破这个壁垒,研究者利用细胞内铁蛋白机制自组装锰(Mn)纳米颗粒,增强了成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也为定量提供了可能性。
研究者改造的亮铁蛋白基因转入细胞后,可以自动吸收环境中的Mn离子,从而增强MRI的敏感性。并且亮铁蛋白可以包裹Mn离子,形成蛋白离子复合物不容易丢失Mn离子,增长了半衰期。
今天想说的不是这篇文章有多少影响因子,也不是这个技术的应用范围,而是想聊聊这本期刊,以及交叉学科那些事。
这篇文章于2020年7月9日发表在CELL子刊《iScience》上,《iScience》主要发表包括生命科学、物理学和地学在内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该杂志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和开放获取的同行评阅期刊,2018年才正式推出。
iScience2018总发文量为226篇,去除4篇CORRECTION和3篇EDITORIAL后,有效发文量为219篇。226篇文章在2019年总共被引用了1038次。然而2019年iScience发文量迅速增加一倍来到了520篇,去除非科研文章依然有508篇。综合2018和2019年的科研型文章共计727篇。2020年6月所公布的iScience影响因子约为4.74。预计iScience影响因子未来将长期保持在5到8分之间。
科研套路的研究越来越普遍,文章想发高分也越来越难,曾经一个肿瘤生信分析研究发3-5分,一个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发5分以上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那想发高分文章除了用最前沿的技术(没有实施条件)解决最热门的问题(研究成果被抢先发表)以外,还有一条路--交叉学科研究。
交叉学科研究其实已经屡见不鲜,当年大火的生物信息学不也就是计算机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结合。近年来,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跨学科的研究中,高分子材料占据了一席之地。3D打印器官、骨修复纳米材料、药物靶向载体、药物缓释载体、皮肤修复材料、影像学辅助材料等等都可以成为跨学科研究合作的产出:医用材料类研究需要细胞、动物实验数据的支撑,疾病治疗的研究又可以结合新型材料的创新应用。
赫小贝就遇到不少做材料的小伙伴面对功能性验证束手无策。
也遇到很多医学科研领域的小伙伴找不到创新性的思路。
没有实验条件?没有实战经验?没有创新思路?
赫贝科技就可以帮您解决这个问题
请来赫贝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