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
暮色四合的时候在蛋糕店看完这本书《看见》,结尾那一点看得难受,想说一些什么。
标注的第一条是,"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看她的回忆一幕幕,抛开 采访事件,是真的觉得很舒服的感觉。看了十来天,大抵都在入眠之前,感觉像是见证一个初出茅庐不知天高地厚的姑娘在一个领域摸爬滚打被剥了几层皮,好像找到了什么,又继续走着,没有缅怀,没有宣言,什么也没有,只是走着。
第二遍看序言才懂了这段话。"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越发觉得自己蒙昧,所以很多客观与主观,历史与现实,感性与理性,看不见,或者根本就避而不见。
书看得很慢很慢,一直跟着柴静的讲述思考每一次采访、每一份报道,生怕因为自己的大意和无知曲解其本来的意思。感受到很多矛盾,也受到很多冲击,认识上的,甚至是价值观上的。在南书院看到关于家暴访谈那一部分,感觉恶心难受地有点喘不过气,这是第一次看书有这样的感觉。之前看《天空的另一半》关于女性面临处境的叙述,只觉震惊与愤怒,这一次好像通过这样的讲述形式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在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好像把这句话放在整个人类社会也不为过。社会的阴暗面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网下面全是智慧又愚昧的人们。
非典、污染、农民土地问题、抑郁症、汶川地震,从大局看一个事件,再到镜头与文字背后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语,的确看见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也对曾经所深信不疑的所谓"颠扑不破"的真理产生怀疑。我们过于轻易盲目地去宽容、去批判、对事物产生偏见,也太容易表达赞美与不满,我们总觉得在言论自由下的笑谈只是说说而已,其实这可能和你在恍然间听到一句蛮横无理的话没什么两样。生活本身矛盾密布,太糊涂地活着是件太可悲的事情。"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上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仔细想想,好像书里每一位带着"负面因子"的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是这个时代的通病吗?还是根本就是人类的通病? 我不知道。"了解他人越多,个人的悲酸欢慨也就越不足道,在书中你看到千万年来的世界何以如此,降临在你身上的事不过是必然中的一部分。" 看了这些,了解到事物背后错综复杂的逻辑以及难以想象的可能性,认识到了很多,反思了很多,释怀了一些。也觉得值了。
看到新闻背后的故事内心触动很大,想当初想过从事新闻领域,现在想来自己构想的一切都太肤浅也太幼稚了。一个优秀新闻人要探索、背负和承担的远比想象中要深刻和沉重。"每一条细微新闻的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 " 观察的实质是: 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 所以要抑制你的情不自已,要压抑你的喜怒哀乐,却又不能表现为麻木不仁只会提问与记录的机器人,那种必须时时刻刻渗透在言行与表情中的恰如其分的七情之外真的太难了。这本书尽量用客观理性的视角平静地看下来,但陈虻去世那一点强忍着没哭,感觉很强的后盾突然没了,心里特别特别空。我想了很久,觉得他特像我大一军训的教官,从来都是厉声厉色,决绝起来头也不回,骄傲地像一头在黑夜里奔跑的狮子,强大又孤独。时间久了,会感到一点温暖,但只要离开了,就绝不会再回来。真难过啊。
好像这是写过最啰嗦的读后感了,好多好多都还没说出来,都在心里了。喜欢柴小姐,喜欢和她一起那几个风风火火走南闯北的人儿们,没有对酒当歌的缅怀,却是马不停蹄的豪情万丈。
钟爱那一段话。"我就生活在这里,没有完美新世界,没有需要等待的未来,没有要向外界索求的理解,也不需要通过跟谁比较才能判断自己,要做的就是此时,就在此地,就是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