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里,好多人都碰到过没有边界感的亲戚,那种感觉,真的会让人特别尴尬、无奈。就说我家年初的事儿,简直让人印象深刻,也让我实实在在体会到了这类亲戚的行事作风。
大年初二,按我老公的计划,我们高高兴兴去舅舅家拜年,本想着是热热闹闹、和和美美地团聚。到的时候,舅妈正在厨房忙着煮饺子,热气腾腾的,看着特暖心。结果没一会儿,舅舅和舅妈就因为一句话吵得脸红脖子粗。一瞬间,屋里的气氛变得特别紧张,我心里乱糟糟的,别提多别扭了。我赶紧给老公使眼色,意思是赶紧走,这火药味十足的场面,谁都想躲。本以为这事就过去了,没想到大年初八,舅舅一家打电话要来婆婆家聚餐。婆婆接了电话就通知我老公,让我们带着孩子回去。一家人围坐吃饭,本是开心事儿,谁知道饭吃到一半,舅舅和舅妈又吵起来了!婆婆赶忙劝她弟弟,老公也无奈让我先带孩子回家写作业。在我看来,他们完全不顾别人感受,在别人家随便吵架,就是没边界感。
碰到这样的亲戚,我越发觉得之前总结的应对办法太重要了。首先得保持冷静。就像当时在饭桌上看到他们吵得那么凶,如果我也慌了、急得脸通红,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吓到孩子。所以我忍着不高兴,听老公的话,赶紧带孩子离开这 “是非之地”,避免情况更糟。
沟通技巧也很重要。等大家情绪都平稳了,找个合适的时机,委婉地跟舅舅和舅妈说一说。比如在闲聊的时候,半开玩笑地讲:“舅舅、舅妈,咱们一家人聚一起多高兴啊!可前几次吃饭,您二位一拌嘴,热闹劲一下就没了,大家心里都不得劲,饭都不香了。以后要是有话,咱心平气和慢慢说,别动火伤了和气。” 这样轻松幽默地指出问题,他们不会觉得我们在故意挑刺,还容易接受。
设定清晰界限也关键。要是早知道舅舅舅妈爱吵架,以后家庭聚会,提前跟婆婆或老公商量,把孩子安排在安静、不受干扰的房间,给自家小家庭建个 “防护盾”,少让孩子接触这种不好的氛围。
要是碰上特别顽固、老在不合适场合吵架的亲戚,适当保持距离很必要。不用每次家庭活动全家都去,偶尔找个借口推脱,给自己和对方都留点空间,省得老陷入尴尬、糟心的场景。
总之,遇到没边界感的亲戚是挺麻烦,但只要咱们用好保持冷静、巧用沟通、合理设限、适度保持距离这些方法,就算改不了他们,至少能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少些烦恼,守住温馨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