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给他取名时,翻阅诗词集,读到孟浩然的一句“青阳逼岁除”,眼前一亮。
那时他出生已近一周,在医院的四人间病房,我仅在他睡着时得点空闲。取名之事,妻子督促已久,我总想这事最不能急,名字得有韵律,非生僻字,笔画简单,寓意美好,符合他的特点,要找到这样的名字谈何容易。我本是在意细节之人,生活中一些小事也思考良久,取名这类大事,更得折腾一番。
但有一点我懂,关于用字,古人最精于此道,与其自己费尽心思择字组合,何不请教古人?于是翻出多年前购入的诗词集,一页页看。“青阳”二字就这么印入眼帘,“青阳”即“春天”,又有“青春”、“阳光”等美好寓意,恰好他又生于初春,属羊,用这名字,再适合不过了。
妻子有些犹豫,“这名字听起来太土了。”她所谓之“洋气”,是用当下实兴的字,出去一听,满大街都是,与从前的“刚、伟、毅”等字有何区别?我这事不糊涂,坚持一个原则:决不能跟风。
我执意用“青阳”,妻子看我坚持己见,也只好随我,还笑说“你是他父亲,取名还是应该听你的。”我想取名这事,也得看缘分,名字犹如天赐,我看到“青阳”的第一眼,就认定了。
如今,青阳已近两岁,这一年多来,他成长的迅疾让我感叹时间匆忙,小姨曾说“小孩子都是一天变一个样”现在才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不仅这个月与上个月不一样,甚至今天和昨天都不一样,从襁褓里的婴儿,到现在的幼儿,他外表和心智的变化实在让人有些跟不及。
近几个月来,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惊人提升,从最早的简单名词,到现在能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常常说出一些词句,让我难以相信出自他口。一些表达也常常逗我们捧腹,比如还分不清“你”“我”人称的使用,经常说“爸爸教你”,实际是让我教他。
一个最大的爱好是听故事,也许源于大约他一岁起我们开始给他讲睡前故事,他当时就听得很认真,虽然肯定不知道我们在讲些什么。而现在,他基本听得懂那些故事了,每天自己抱着书递过来“爸爸讲书”“妈妈讲书”“奶奶讲书”,答应给他讲,他就笑,然后乖乖坐在沙发上认真看着书本。讲了一会儿又开小差,开始玩周围的玩具,你说不给他讲了,他又闹。他也许是进入了第一个阅读饥渴期,不厌其烦,同一本书让你讲很多遍。
他对家庭成员的名字、常见交通工具、小动物、日常用品也记得清楚,一问,基本都能准确回答。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很快说“杜青阳”,还叫什么名字,“肚兜兜”。出去玩时,看到人很高兴地叫“哥哥”“姐姐”“爷爷”“婆婆”,别人夸说“这孩子嘴甜”,他奶奶说这孩子会拉拢人,我想小孩子怎会懂得讨好,只是纯真而已,在他看来,尽是美好。
他很温和,也很勇敢。比如摔倒在地上从来都是自己一咕噜爬起来,玩耍时,对别的小朋友十分友好,经常大方地将玩具给别人玩吗,当然偶尔也会不干,是遇到有些借了不还的小朋友,他也不怕事,不给就是不给,他似乎已经能分清简单的是非。
去年还穿着连体衣满地爬,现在已经能蹦蹦跳跳,唱歌说话,其间个性和爱好日趋明显,喜欢滑奶奶给他买的扭扭车,喜欢吃水果,喜欢看天线宝宝,喜欢缠妈妈,整天笑呵呵的,这让我欣慰,他真如”青阳“二字所寓意,一天天,像青草一样在阳光下自由快乐成长。
他坐在沙发上时,我看他,我想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小人,这么小小的,我常常低估他,他却向我一点点证明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真是有些让我意料不到。此刻他已睡得香甜,梦中有时他会笑,我想,这个纯真、幸福的小不点,将来还会长成一名小小男子汉,一切会很快,但无论时光过去多久,我将永远记得、想念现在小小的可爱的他。
每个孩子能被父母全部拥有的,唯有幼年这段时间,如此宝贵,如此短暂,又如此难忘,感谢他选择我做爸爸,给我一次人生的独特体验,让我觉得,生命从未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