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学习内容:看见情绪背后的意义,心理画了个大大的问号?情绪从来不打招呼,说来了就来了,说走就走了,哪还有背后的意义?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情绪背后确实有意义。
无法自控的事情如何觉察
分身术第二法则:静观其变。由于小我(大象)比理性反应快6s,速度太快,可能完全失控(大象奔跑)
案例分析:踢猫效应
互动问题:
1.是否受过强烈情绪的驱使,而产生冲动的行为。
2.是否犯过第二次同样的问题
导师解释:1.第二次仍然发生,说明第一次的问题没有解决,情绪被沉淀。未来遇到合适触发器会被触发。触发过程像TMBRT,被隐藏,无法被觉察,无法训练分身术,刺激和回应之间没有选择。会一直陷入倒霉的状态。2.踢猫案例已经是觉察在看的状态,踢猫效应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中断。
小我的生长原理
小我是什么?
1)小我并非与生俱来,在2,3岁左右随着人成长,社会集体意识对人的影响下而产生
2)小我是基于恐惧形成的自我,“我”和“小我”永远绑定,不可分离
3)小我,可看成一个小狗, 被不安全感喂养大,吸收负面情绪,自我强化(强化自己的弱小无能),逃避责任,简化思考,逃避现实都会让其不断成长
4)小我的长大不可限量,会从小狗成长为大象,如果大象奔跑起来,无法控制
5)小我容易被负面情绪攻击,在刺激与回应之间没有选择,即消极主动
扩展阅读:《不抱怨的世界》
导师解释:
1)人的底层情绪有两种:爱和怕。“爱”产生有益(积极)情绪,“怕”产生无益情绪。
2)情绪本身是一种能量,并且有方向。这种方向和理性自我方向相反,会感觉不舒服,导致内耗。
常见情绪背后的积极意义:
愤怒:能量很高,造成巨大伤害。给人力量改变不能接受的情况。
失望: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自己,意味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好,一种是对他人,企图控制他人,但失败了。
焦虑:事情特别重要,需要格外关注和照顾;个人拥有的能力不够,资源不够,需要提高能力,找寻资源
悲伤:失落感,失去价值以后的情感宣泄。从失去中获得智慧,珍惜拥有,反思什么是最重要的。
痛苦:谁痛苦谁改变。痛苦不改变,背后有利益。利益是什么,是否人生需要升级
纠结:对价值观的不清楚,需要澄清自己的价值定位
委屈:无法表达愤怒时候产生的感觉;小孩儿对父母的情绪投射到现在;应该成长,应该肩负起责任。
后悔:不能直面现实。已经得不到最好的结果,下一次的改进方向是什么?
压力:准备不足。要么选择承载,要么等待,要么重新准备。正生活在恐慌区中,需要升级。
分身术:语言是外在,情绪是内因,信念是本质。
信念:你拥有快乐成功的能力。过往或者现在的经历,究竟是包袱还是财富,取决于你自己。
觉察的4个阶段:
不知不觉的阶段:小我绑架理性自我的状态。小我和理性我无法交流;
后知后觉阶段:感觉自己几十年都不知道咋活到现在的,只是知道生活要幸福快乐,可根本没有去想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自己要是什么样子,后知后觉中,对自己想要生活和自己的样子的目标不明确,导致自己行动模糊,混一天是一天的过来的。知道有分身术,觉察的方法,但是能力不够,需要采用刻意训练来实现。经常会被情绪困扰,因为认知跟上了,行动跟不上,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处理:心甘情愿的告诉自己处在后知后觉的阶段,这就是我的现实,我直面这个现实。这个现实通过刻意训练可以达到“当知当觉”的阶段;
当知当觉的阶段:事情发生可以瞬间分身;
先知先觉的阶段:你知道你自己究竟是谁,可以做什么;不被“小我”束缚;
知道和做到的差别是本质的差别,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
学习之后的感受:
1)常见的情绪类型以及背后的积极意义;
2)与小我的相处方式:倾听,理解,交流,引导;
3)只要是生气、发火、愤怒,就是(注意,我用了“就是”)能力不足而导致的,需要提升自己。